劉海剛回到維修科,孫愛國就臉色不好的走了進來:“廠子暫時彆想增加人了。”
“為什麼?”
“有人反對咱們攤子鋪的太大,出口畢竟是看彆人臉色,萬一出點事情,咱們這些人全部沒活乾。”孫愛國坐下之後,歎息一聲說道。
劉海心裡咯噔一下,自己忽略了這一點,難怪廠子人員一直不是很充足,看來一直有人反對,畢竟廠子進人要有計劃什麼的。
“一機部領導也沒辦法,因為這個沒人敢保證,畢竟老大哥剛翻臉。”孫愛國又說道。
“據說當時分歧很大,增加工人容易,但是沒生產任務,怎麼養活這些工人呢?”孫愛國心裡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一旦沒出口,任務量下降很大的,那麼到時候這麼多工人難道都吃國家?
“最後結果是什麼?”劉海也沒辦法,自己也不敢說帶英那些家夥不會抽風搞個什麼亂七八糟的東西限製什麼的。
“暫時就這樣,農村富裕勞動力必須要保證,不過一機部領導那邊給了一句話,最多三五年就可以緩解了,那個時候咱們新社會第一批出生的人口就可以上班了。”孫愛國又說道。
劉海很想說把考不上初中的弄來當學徒,但是裡麵牽扯的東西太多了,說不定被人說使用童工什麼的……。
而且不單單是招生就可以了,所有配套的東西,吃穿住都要上級計劃,一樣不給你計劃到位,你就乾不起來。
劉海其實還有一個辦法,那就是開職工大會,現在鄉下日子也就那樣,誰家沒有幾個窮親戚,親戚家的孩子投靠過來,然後招進廠子,可以說成是本廠子弟。
但是這個牽扯也很大,戶口,糧食計劃,分房子,哪怕廠子自己要修房子,水泥,地皮,自來水,電力這些都是問題……。
除非戶主自己貼一部分,然後廠子貼一部分,還有廠子發的工資也是上級給的,大部分福利都是用計劃之外的一些東西換的,錢也有,不多。
“廠長,現在農村日子還是不那麼好,有些家庭孩子比較多,您看要不開個職工大會,誰家沒有幾個窮親戚,那些願意投靠來的農村半大小子,可以安排進來當學徒,隻是工資還有其他的麻煩。”劉海想想還是提了一句。
這可是發展的好時候,帶英那邊劉海覺得問題應該不大,因為帶英的日子不好過,隻要港島那邊能帶來源源不斷的稅收,沒有人會反對的。
何況還有一幫子帶英家族,這些家族很難拒絕龐大的利益的。
即使是帶英那邊有些問題,那麼賺錢的生意還是有人做,帶英的不做,阿美的肯定會有人來做的。
“這個,你這個辦法好啊。”孫愛國一拍大腿的說道。
劉海聽到這話,開口問道:“可是工資?”
“嗬嗬,小劉你是一個人,你不知道啊,兄弟姐妹的孩子來了,你就是自己省吃儉用,都得大家一起吃啊,廠子解決吃的,大家就阿彌陀佛了。”孫愛國開口說道。
劉海其實是後世人的思維,這個時候兄弟之間大部分真的是一家人,大哥家吃不起飯了,自己省吃儉用都得接濟,不然名聲就壞了。
而且當初進廠的時候,說不定家裡人還有附加條件呢,比如照顧家裡什麼的,一個月給多少錢家裡什麼的?在後世這種也許有點不可思議,但是這個時候是存在的。
這個時代老大照顧弟弟妹妹什麼的是理所當然的。
“我馬上去找老於商議商議。”孫愛國趕緊說道。
其實這個時候還好,畢竟國家不但不出口糧食,還進口糧食,這一來一去,鄉下已經可以勉強生活了。
但是也分家庭,有些好幾個孩子的,家裡肯定就不好過了。
於書記聽到這話,眼睛一亮,於書記家裡也接濟了老家大侄子的老大,還有二侄子的一個老大,兩個半大小子吃了三個月了,還好於書記加班有福利,就這樣家裡都全部換粗糧吃了。
“這倒是個辦法,但是以什麼名義呢?”於書記開口說道。
“先摸摸情況。”孫愛國建議。
於書記隨後就開始摸排情況,其中五分之一的沒啥負擔,也就是沒啥親戚需要接濟,因為曆史的原因,很多家裡人找不到了,或者不在了,這部分也是不愛加班的。
五分之二需要接濟,但是不多。
剩下五分之二家裡已經有親戚家的孩子來吃吃喝喝了。
“要不直接開大會?”
“彙報的話上級領導為難,咱們這也是為群眾著想?”於書記以及孫愛國一商量,自己先乾了再說,現在彙報上去,指不定又有人反對呢。
星期五下午,全廠職工代表大會,孫愛國就開口了,當然話裡話外就是為工人解決困難,絲毫不提廠子缺人什麼的,進廠也是雜工,工資待遇對比臨時工,但是又麵臨困難,戶口,住房,工資,福利等等的,希望大家群策群力。
孫愛國可沒有一下子說死該怎麼辦,因為涉及這麼多人,一口說死絕對會有人出來找茬。
劉海這邊聽到孫愛國這邊的動作之後,感覺這件事情也許搞不下去,上級部分有意見,那麼廠子裡麵副廠長什麼的也有不是孫愛國一個山頭的。
“算了,自己乾自己的吧。”劉海麵對這個複雜的情況,也是沒辦法,這裡麵涉及到體製,政治派係等等的。
一機部領導這邊正在跟上級領導彙報:“現在的設備產量,要是保出口,那麼國內的礦山,冶金行業就會受到一定影響。”
“要是保內地的設備,國外那邊……。”一機部領導決定從下而上來,但是要先彙報,那些鋼廠,礦山企業的挖掘機設備什麼的計劃縮減了,會不會有意見,現在敢說話的人可是不少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