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增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
曆史上,也是如此。
在從科舉製度出現以來,最先受益的並非是寒門士子,而是老世族以及世家門閥。
因為他們接觸書籍的機會更多。
受到的教育更為係統。
私學終究是少數。
贏術心中清楚,華夏曆史上的官吏選拔任用製度經曆了軍功製、薦舉製、察舉製、九品中正製一直到科舉製。
大秦如今正處於軍功製以及薦舉製的關頭。
而他這一次提出的國考以及國考製度化,便是直接跨越了察舉製,九品中正製,一下子進展到了科舉製度。
而在曆史上,科舉製產生於隋,確立於唐,發展於宋,成熟、衰亡於明清,是曆朝曆代一直沿用的一種選官製度。
所謂科舉製,便是分科舉人!
科舉是把考試作為主要方式的一種選官製度,由於采用分科考試取士的辦法,因此稱為科舉。
隋煬帝時設進士科,標誌著科舉製的正式產生。
但是這個時候,天下士子皆出自世家門閥,科舉製,也隻是讓世家大族的人,迅速走向了朝堂。
武則天時期,糊名製度的出現,才給了寒門士子一些機會。
後來在宋一朝,科舉在沿唐之舊的基礎上,在形式和內容上進行了重大的改革,使科舉製更為完備。
宋朝確立了州試、省試和殿試的三級科舉考試製度。
為克服考試徇私舞弊現象越來越嚴重的現象。
改革考試規則,在唐“糊名”基礎上,進一步實行“謄錄”,也就是另派抄書手將試卷用正楷譽錄,使考官無法辨認考生筆跡,以保證公正閱卷。
如此一來,才有了更多的寒門士子走上了政治舞台。
縱然是他已經提前部署,建立了上林學宮,選取的科目也有所區彆,但是,贏術心裡清楚,想要完善國考製度化,並非一件易事。
一個把控不好,就會一如範增所言,成為老世族斬向帝國的利刃。
這一刻,贏術也有些沉默。
“話雖如此,但是,這樣做對於我們也有好處!”
贏術沉吟許久,一字一頓,道“我們不能因為擔憂出現壞處,就裹足不前!”
“國考製度化,常態化,這是帝國必須要經曆的!”
“在國考的基礎上,帝國當建立健全秦吏製度!”
“甚至於建立秦吏法!”
“秦吏製度,全稱大秦帝國官吏製度!”
一時間,贏術想到了很多。
他心裡清楚,大秦帝國想要健全製度,並非是很容易的事情。
剛開始也許很難。
但是,一定要堅持下去。
“嗯!”
這一刻,範增也是點了點頭“屬下剛才隻是在分析,說了出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
“正如君上所言,這個時間點,確實是帝國最適合改革的時候!”
“如今帝國上有始皇帝坐鎮,下有君上在,一項改革,至少可以保證在三十年內不動搖!”
“對於改革而言,堅持才是最難的!”
“嗯!”
點了點頭,贏術朝著範增,道“先生,你協助序正完成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