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行國考,自然是沒事!
因為這隻是一次應急,諸子百家,滿朝文武,包括那些老世族以及地方豪強都不會多說什麼。
因為,他們都清楚,帝國這樣做,影響不了他們的利益,但是,國考常態化,定期化,則不一樣。
這意味著,在大秦帝國之中,國考將會成為一種製度。
學宮,國考,秦紙,印刷術,這將會成為壓倒諸子百家以及老世族的巨山神嶽。
如今,被始皇帝與贏術,接著機會,一個又一個的放了出來,他們都清楚,這些巨獸被放出來,將會對於中原大地形成多大的衝擊。
這一刻,滿朝文武都被鎮住了。
但凡是踏足大秦朝堂的人,哪一個不是心思剔透的老梟,自然是在瞬間,就察覺到了始皇帝與贏術的打算,然後再結合之前的各種國策與舉動,很容易就可以推斷出一個結論。
那便是,帝國對於老世族以及諸子百家對於知識的壟斷,早就有所不滿。
而且,帝國的手段,並非隻有書同文一項,而是明暗同時推進,以至於,在不知不覺之間,始皇帝與贏術已經為帝國將框架立了起來。
很顯然,當下的大秦帝國隻要持之以恒,十年,亦或者說,在二十年之後,將會局勢大變。
這一次,諸子百家,老世族輸的很慘。
這一刻,群臣皆寂的原因,在震驚此事之時,也在心下擔憂,他們都清楚,諸子百家,老世族不會甘心就範的。
縱然是,贏術準備提刀而行也不行。
那些底線被踩踏的諸子百家以及老世族,一定會反擊,死亡並不能讓他們退卻。
稍有不慎,帝國將會陷入一場混亂。
而且,他們都清楚,當下的帝國局勢複雜,北有匈奴虎視眈眈,內有六國遺族蟄伏,等待著時機。
這個時候的大秦帝國,更應該一切都趨向於和平。
這一刻,不光是各大郡守覺得有些倉促,就算是李斯等人也覺得始皇帝的決斷,有些急迫了。
匈奴遭受白災,這意味著大秦帝國邊境之上,也不會安生。
“陛下,國考常規化,製度化,自然是好事,但國考尚未舉行,是不是太過於急促了!”
李斯眉頭微皺,在他看來,就算是帝國要推行國考製度化以及常規化,那也要分情況,循序漸進。
“帝國沒有太多的時間!”
始皇帝神色肅然。
他之所以這樣做,也是為了激起天下士子之心,讓大秦可以從容過渡。
大秦官吏缺口,並不是一個官吏速成學宮以及培訓學宮可以解決的。
而且,始皇帝心裡清楚,這些六國舊官吏,不能繼續放任下去,朝廷必須要培養出新人,然後予以替換。
這也是他之所以冒險的原因。
當然了,始皇帝最大的底氣,便是在代郡的李牧以及九原大軍,不管是蒙恬北上,還是贏術北上,都可以第一時間,控製戰鬥局麵。
這一刻,李斯看了一眼贏術,無奈的歎了一口氣,他心裡清楚,贏術會無條件的支持始皇帝。
“父皇,司寇總署,計劃在來年,逐步擴展,將官署設於縣這一級,然後進一步的完善司寇選拔製度,完善司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