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政學識淵博,對於諸子百家,皆有涉獵。
特彆是對於法家以及儒家。
他想要讓大秦發生改變,選擇了儒家,自然要對儒家進行深入的了解。
而孟子作為儒家的先賢,秦王政自然是清楚,對於他的文章,也曾不止一次的拜讀。
“嗯!”
微微點頭,趙術笑著,道“王上慧眼如炬,這確實是孟子,末將從其中挑選出來的儘心篇。”
“長公子對於儒家的了解很深,這些對於儒家的典籍當做信仰,對於儒家的了解,比王上與末將更深。”
“末將思來想去,想要讓長公子在儒家的基礎上踏足新路,隻有一點一點的引導。”
“從儒家典籍上入手!”
“《孟子·儘心》篇,也是儒家經典,以此作為切入點,想來長公子不會反對。”
“隻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才能在最後,積少成多,讓長公子在思想上發生蛻變!”
將手中的竹簡放下,秦王政笑著,道“你說的不錯,想要改變扶蘇,確實需要一步一步來。”
“寡人聽說,你打算讓長史也封子?”
聞言,趙術連忙恭敬回答,道“稟王上,末將回到府上,思考了許久。”
“長公子的身份太過於特殊,一旦以儒家封子,將會動搖整個大秦的根基。”
“末將思之再三,還是認為,在這個時候,有一個法家封子,彼此對衝之下,對於大秦影響力會削減。”
“放眼大秦朝廷之上,也隻有長史最合適!”
“長史確實是最適合的人!”
這一刻,秦王政也是點了點頭,他對於李斯的能力與才學還是很認可的。
“有一尊法家封子,有一尊儒家封子,然後伴隨著上林新城,確實可以動搖諸子百家。”
“這件事,繼續由你負責,現在天下尚未兼並,我大秦還有很多的時間,你也不必太過於忙碌。”
說到這裡,秦王政話鋒一轉,道“南下一事,還需要你與上將軍統籌!”
“彆一直在府上待著,你雖然是滅諸越的統帥,但是滅楚一事,也要操心。”
“六十萬大軍南下,光靠上將軍一人,會讓上將軍壓力巨大。”
“不光是六十萬大軍,還有來自於寡人這裡的!”
“上將軍是一個小心謹慎的人,由你分擔他的壓力,他不至於多想。”
“諾。”
點頭答應一聲,趙術也是不由得莞爾,他自然是清楚,王翦會如何做。
不過也正常,畢竟六十萬大軍,幾乎是舉國大軍都在王翦手上,就算是秦王政不在乎,但是王翦作為臣子,不可能不在乎。
除非是想死了。
況且,王翦在戰國四大名將之中,政治智慧最強大的一個。
一念至此,趙術也是回答,道“末將會與上將軍協商,滅楚之戰關係到大秦兼並天下的關鍵,末將不會疏忽。”
“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