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論忠(2 / 2)

“給這位老先生鬆綁吧。”

杜蘅初來的時候,大林牙一直都很支持契丹和南梁結盟,可惜遇折被宇文燾給蠱惑了。

大林牙眼中滿是黯然,對著杜蘅一個彎腰躬身:“杜公子胸有韜略,老朽佩服之至,我契丹有此大禍,一點都不冤啊。”

“在下無可奈何之舉,還請老先生不要見怪。”

“我不怪你,怪誰都怪不到你頭上。”大林牙一邊說著,一邊拔出剛才杜蘅拋給遇折的彎刀。

杜蘅一個箭步上前,一把奪下彎刀:“老先生這是為何?”

“我們這些擁護遇折的老臣,待會兒見了俎裡,左右也是個死,倒不如現在就死,也算為國儘忠了。”

“你若誠心歸順,我想俎裡不會殺你。”

“那我豈不是成了不義之人?你們漢人有一句話,叫做忠臣不事二主。”

“我看你這把年紀,想必也服侍過屈列可汗吧?”

大林牙愣了愣,點頭道:“不錯,我不僅服侍過屈列可汗,我還服侍過可突於可汗。”

他似乎有些慚愧,說出逼格滿滿的忠臣不事二主這種話,結果已經事過契丹三任可汗,加上俎裡,那就是四任了。

關鍵的是,可突於和屈列都死在了遇折手中,他非但沒有為他們報仇,反而繼續為遇折效忠,哪裡算得上是什麼忠臣?

大林牙不由讓杜蘅想起五代十國時期的馮道,號稱十朝元老,每一次改朝換代,他都能安然無恙,先效忠於燕政權的劉守光,又在後唐、後晉、後漢、後晉位極人臣,前後一共曆經十個君王。

從氣節的角度看,馮道確實要被千刀萬剮,畢竟士大夫有士大夫的道德標準,他就算不以死殉國,也該歸隱田園,不再出仕。

國家亡了,他又去當下一個王朝的官,流水的王朝,鐵打的馮道,因此後世的史家,對此十分詬病。

但也是唯一能夠詬病的地方。

因為馮道的個人品質很高,基本沒有什麼彆的道德瑕疵,為官清廉,愛護百姓。

哪怕他不為國儘忠,苟活於世,每一代君王依舊對他敬重有加,不僅中原之國,就連出使契丹,遼太宗耶律德光都想親自迎接。

“老先生以為什麼是忠臣?”杜蘅回頭淡淡的看了大林牙一眼。

大林牙一時不知如何以對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