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唇槍舌劍(2 / 2)

他們燒殺搶掠,引起北齊邊境民不聊生,北齊自然也不能慣著他們,曾經數次派兵討伐。

因此雙方死傷無數。

而此刻,杜蘅隻提契丹的死傷,絲毫不提北齊。

從淵源和曆史上,南梁無疑是占便宜的,畢竟南梁和契丹相隔太遠,雙方很難產生什麼摩擦。

“可汗陛下,不錯,你我兩國確實有過一些摩擦,可那都是過去了,咱們應該摒棄舊怨,一起向前看。”

宇文燾循循善誘的道:“如果咱們兩國能夠結盟,我朝決定打開榷場,與契丹互市貿易,你們需要的茶葉、鹽鐵都不會短缺,這對你們可大有裨益啊。”

北齊對契丹采取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經濟製裁。

打仗嘛,半斤八兩,北齊的鐵騎牛逼,但契丹是馬上民族,騎兵也不是蓋的。

而且遊牧民族有個好處,他們打仗不必顧及城池,打的贏就打,打不贏就跑,除非北齊出現像霍去病一樣的牛人,否則一旦深入草原腹地,你都找不到契丹人的行蹤。

所以他們像是永遠消滅不完似的。

最後北齊隻能采取關閉榷場的方式,沉重的打擊契丹,因為契丹需要很多中原的物資,而北齊不需要契丹的物資,哪怕最珍貴的戰馬,北齊也有自己的養馬地。

相比之下,南梁的養馬地就差太多了,養出的馬素質相比北馬差距太大,所以他們的騎兵都乾不過北齊的騎兵。

契丹官員又開始議論起來,榷場對於他們的誘惑實在太大了。

彆的不說,單說茶葉,遊牧民族離開了它就不行,這已然是他們生活的必需品,可是北齊榷場關閉之後,他們隻能跑去更遠的地方購買茶葉。

大多都是西域商人,從北齊或者南梁買了茶葉之後,從西邊來,但西邊的吐穀渾是北齊有著血緣的部落,所以吐穀渾和契丹也封鎖了邊境,商人隻能偷渡過去。

這樣拿到契丹的茶葉,自然價格就更貴了,一塊劣等的茶磚能換一頭牛或者一頭羊,甚至有時不止這些。

“怎麼辦?我看這些契丹人有些心動了。”許安在杜蘅耳邊低語道。

怒海憤憤的道:“北齊人太卑鄙了,他們要是跟契丹結盟,那麼我們吐蕃也有危險。”

杜蘅再次對遇折道:“可汗,你們契丹與其跟北齊互市,倒不如跟我大梁互市,北齊反複無常,你怎麼知道他們跟你們互市之後,會不會又反悔了呢?”

“反觀我們大梁,與貴國可從沒有過矛盾,若能結為友邦,則可福澤兩國子民。”

“嗬嗬,杜蘅,你沒開玩笑吧?”裴胖子笑了起來,“你們跟契丹相隔萬裡,你們怎麼互市?”

“大梁商人連西域都去得,何況契丹呢?吐蕃與大梁是盟國,我們借道吐蕃,完全沒有風險。就連這次我到契丹出使,都是吐蕃將士護送,可見大梁與吐蕃之間已然是牢不可破的關係。”

怒海出麵說道:“不錯,我就是吐蕃踏白城的侍衛隊長,奉節爾之命保護大梁使團的安全。”

“哼,可你忘了還有個吐穀渾,你們想到契丹,就要經過吐穀渾。”裴胖子冷哼了一聲。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