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青苗法案的卷宗(1 / 2)

第二次朝會,蕭瑟依舊沒有上朝。

朝臣都以為蕭瑟又微服私訪了,私底下都罵昏君,出了這麼大的事,竟然還有心思出宮遊山玩水。

花神使司。

女夷已從各個地方收了一些彙報上來。

同時,命人找了杜蘅過來。

“杜花使,你看看這些吧。”花神使司的二把手花姑,一直從旁協助女夷,將收集的資料擺到杜蘅的麵前,“這些都是整理好的彙報,裡麵的情況可能不夠詳細,必須深入調查。”

資料都整理成卷宗了,每一卷幾乎隻有一張紙,裡麵交代的內容確實不夠詳細。

畢竟時間太多,各地的花奴隻能查出一個大概,並且隻挑緊要的說。

“永嘉的資料在哪兒?”

“這一卷就是。”花姑從中挑了一件出來,卷頭押著永嘉的字樣。

杜蘅打開一看:“邵伯文?”

“不錯,此人是舊黨中人,也是溫君實的學生,是永嘉郡的錄事參軍,將青苗錢強迫貸給上等戶,而下等戶又貸不到錢,才致使了永嘉大亂。”

“王介甫變法之初,可能就是想到了這一點,才要求上等戶和下等戶都要貸青苗錢。”女夷道。

杜蘅道:“王介甫此舉固然一片冰心,可是仍不合理,法無善法便是如此。”

一個規則一個法條的製定,沒有那麼容易,不可能麵麵俱到的。

由於定了考核標準,每個地方要貸出去多少青苗錢,又要收回多少利息,王介甫按照郡縣的等級都做了規定。

不做規定自然也不行,沒有KPI壓力,各級官吏誰要替你乾活?

可是製定了KPI,官吏為了能夠業績,肯定把錢貸給上等戶,因為上等戶還得起錢,下等戶能不能收回本錢都不好說,況乎利息?

就跟現代某些銀行一樣,喜歡把錢貸給不缺錢的人,真正缺錢的人反而沒有那麼好貸。

人都不傻的。

王介甫想到了這一點,便製定了都要貸款的規定,以確保真正需要錢的下等戶能夠收到錢,青黃不接的時候,有青苗可以種。

無非損害了一些上等戶的利益而已。

這便是他的求死之路。

但凡做官都有一個道理,傷害下民的利益無關緊要,小民拿他沒有辦法,但傷害了上麵的利益,上麵就要搞你。

上等戶的鄉紳地主,大多都跟官場有些聯係,也是各級官員利益的輸送者。

“善法惡法且不論,這也不是花神使司該管的事,咱們隻管查案就是。”女夷道。

杜蘅道:“永嘉郡守就沒參與嗎?”

花姑道:“估計是個糊塗官,邵伯文是溫君實的人,他不敢得罪,隻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彙報上說,永嘉之亂尚未平息,這是如今最擔心的事。”女夷道,“勢態反而有些擴大了。”

花姑冷冷的道:“這就說明邵伯文更該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