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你要賣往全國?(2 / 2)

蘇讚弱弱的問:“杜侍郎,下官多嘴問一句,你要《韻略》做什麼?”

“我自然有我的妙用,以後你就知道了。對了,再找幾個水平高的書手過來。”

蘇讚就更懵逼了,但他沒有多問什麼。

這位侍郎大人,行事往往出人意表,即便問了,他現在可能也不會說。

……

漢字雖然十萬之眾,但現代常用的不過三千多字,而古人常用的有八千左右。

知識分子需要裝逼,偶爾會用一些生僻字,但也就一兩萬字。

杜蘅先從《韻略》之中,讓人找出一兩萬可能會用的字,找來書手以小楷書寫下來,使用頻率較高的字,諸如之乎者也之類的古文常見的語氣詞,就要多寫幾遍。

寫完之後,杜蘅就將這些字帖帶回家中,叫來七棱,拿著剪刀,將一個字一個字剪了下來,交給朱陶,送去窯廠那邊。

這些字反著貼在泥塊上麵,雕工就能照著字形雕刻。

又過了一天,朱陶便將消息帶了回來。

“老爺,成功了,你看看這些字塊,是你要用的嗎?”

朱陶掏出一隻小盒,盒裡裝的都是昨天烤好的泥字塊,每一塊大小都一樣,就像鍵盤的小按鍵似的。

“一天能燒多少?”

“由於是在泥塊刻字,速度會快一點,而且泥塊刻字,刻錯了也沒關係,壓平了重新刻就是了,畢老登他們一人一天能刻兩三百字。”

“附近州縣都去找找,看看還有沒有好的手藝人,就地找個窯廠,讓他們拿燒窯的黏土刻字。”

“小人這就派人去辦。”

杜蘅沒找禮部的雕版工匠,因為一旦雕刻完成,那便說不清楚屬於哪個部門,容易發生扯皮。

最好活字印刷變成他私人的。

次日,杜蘅上街,便聽到了街上有個少年叫喊著:“賣報賣報,官報社出版的頭期官報,禮部文郎中,其實沒有跟老母豬配種,都是謠言。”

“賣報咯,賣報咯,廣陵第一才子杜侍郎又填新詞了,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儘英雄。”

賣報的小郎君啊,有內味了!

杜蘅感覺何解憂還是挺會辦事的,這麼快就把報紙承包給了彆人。

轉身先去官報社,問了一下之後,才知搞的這麼熱鬨,也才賣出一百份而已。

這一期的報紙四張四尺紙,一張一百文,也就四百文,一百份也就四十貫,馮青梔賣鬆花蛋一天也不止這麼點錢。

報社一眾官吏,急的不行,但杜蘅依舊一臉平靜。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