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挺可惜(2 / 2)

跟著劉梅,取了用油砂紙包著的阿膠,林健思就出了四合院,先去了派出所,找周抗日。

卻是沒想到,這一幕被秦淮如看見了,看著林健思從易中海家裡麵拿出來的那個紙包,眼尖的她,一眼就認出了那是阿膠,她識字不多,但是紙包上麵那張紅紙上寫著的“阿膠”兩字,卻是認識的.

周抗日的家是樓房,筒子樓的那種,這個年代,稱為乾部樓。

在三樓,不大,就兩間,都是附近機關乾部住的。

當著林健思的麵,周抗日將林健思的那個信封交給了他妻子馮瑤.

“這錢是健思的心意,你明兒給牛家兩兄弟先給彙過去。”

馮瑤沒多說話,把信封接過,收了起來。

周抗日也沒給林健思介紹牛家兄弟是什麼情況,無外乎跟林健思的情況差不多,可能還要不好過。

這年月,多的是像牛家兄弟那樣不願給地方和國家添負擔的無名英雄,也有很多像周抗日這樣的默默付出的。

林健思看了周抗日家裡麵的擺設,雖然整潔,但是透露出一個樸素,很空曠,一個衣櫃,一張桌子,還有幾把椅子,最好的一個擺設,卻是桌子上麵的一個玻璃瓶,瓶子裡麵插著幾朵絹花。

跟周抗日家裡相比,四合院裡麵眾人的日子,顯然要比周抗日家裡麵過的寬鬆多了。

看了周抗日的家,林健思心裡麵也不好受,他生活的那個時代跟這個時代相比,真的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的,那個時候,隻能從一些文獻和老人的嘴中,知道這個時代的艱苦,以及這個時代默默前行的人的高尚,但是這衝擊力,卻是遠遠不及林健思這親身的感受。

周抗日有個兒子,比林健思大了了一歲,不過送去當兵了,目前家裡麵就他們夫妻兩人。

馮瑤在糧站上班,收入的話,要比周抗日高多了。

這年月,糧站和供銷社上班,要比一般機關人員來的有吸引力,主要就是因為物資緊缺。

要不是馮瑤的收入在支撐,周抗日想要支援他那些戰友,可沒有那麼多錢的。

“軋鋼廠的廠長是楊愛國吧?那不是原來劉首長的警衛員麼?”

談到林健思未來的工作,馮瑤就記起了軋鋼廠的廠長的來路。

“劉首長啊,那不是xx軍的麼,我記得解放說過,當年他二叔也是xx軍的,健思,你二叔的那些戰友有聯係麼?”周抗日也想起來了。

林健思搖搖頭,如果是原身的話,估計會記得的,但是他這個穿越而來的,並沒有全部的記憶,有些部分,還是有所缺失的。

“也難怪,這麼多年了,調走的調走,這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我幫你問問,看還有沒有人知道。”周抗日安慰道。

林健思也無所謂,點了點頭,多個關係多條路的,但他林健思也是有自個的依仗的,所以也不是很在乎。當然,能夠借用的關係不用,林健思也沒那麼迂腐。

吃過飯,林健思就從周抗日家裡麵告辭了,畢竟差著輩呢,又是剛認識,也談不到一塊去。

臨走的時候,周健思有些肉疼的給了林健思一條煙,白色殼子的,上麵寫了天安門特供,這是周抗日的領導送的,舍不得抽,不過還是給了送給了林健思。

這種特供煙,林健思還真是第一次見,自然稀罕的不行,也不推辭,接過就塞自個衣服裡麵了,實際上就是收進隨身空間裡麵了。

騎著自行車,晃晃悠悠的回四合院了。

前院的閻阜貴還在門口等著,今天下班回來就聽

自家婆娘說了林健思去一個領導家裡麵吃飯的事情,閻阜貴就算計上了。

說到底,就是閻解成的工作問題,一直想找個機會跟林健思說,也找不到什麼好機會,就這樣拖了好幾天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