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不問出處。徐知誥雖然出身微賤,但不可否認的是,他聰明機敏,悟性極高,全方位碾壓徐溫的諸位親兒子,也因此深得徐溫器重。
徐溫架空楊氏後,命徐知誥坐鎮昇州(今江蘇省南京市),在昇州任上,徐知誥展現出了驚人的高瞻遠矚。
徐知誥深知人才的重要性,因此在昇州禮賢下士,廣尋俊傑,這一點也貫穿徐知誥執政始終。在昇州,他得到了一位對他影響極大的謀士,如劉備得到諸葛亮一樣,他得到了宋齊丘。
他與宋齊丘相見恨晚,時常促膝長談,虛心求教。宋齊丘給他製定了“定民科製、勸課農桑、薄征輕賦、禁止非徭”等執政方針,十幾年間,使得昇州“民庶豐實,郡邑安堵,禮律修舉,庶位公廉,城郭浚固,軍器充積,兵士輯睦, 人樂為用”。
徐知誥把昇州治理得繁榮富庶, 政聲遠揚,以至於連徐溫都忍不住要來視察一番。
視察之後, 徐溫對昇州讚不絕口,文章錦繡地、溫柔富貴鄉,讓他都感到嫉妒。所以徐溫就做出一個大膽的決定:讓嫡長子徐知訓留守揚州,自己則坐鎮昇州。至於發展昇州的大功臣徐知誥, 則被徐溫安置到了潤州。
被乾爹搶奪了勝利果實, 還被打發到了二線城市,這令徐知誥非常不爽,於是提出想去宣州,好歹也是一線城市。被徐溫駁回, 你是革命一塊兒磚, 哪裡需要哪裡搬,經濟欠發達的潤州正需要你的開發,去吧, 聽話。
徐知誥十分沮喪,這時候,大謀士宋齊丘悄悄告訴他,潤州與權力核心——揚州僅有一水之隔,萬一揚州發生點兒什麼意外,您是近水樓台先得月,就算揚州不出意外……我們也可以幫著它出意外呀。
徐知誥恍然大悟,立刻欣然去潤州赴任。
隨後的事情就是充滿疑點的“揚州事變”, 即徐知訓被殺。官方報道是徐知訓荒淫無道, 最終逼反了朱瑾,朱瑾殺徐知訓, 隨後自殺。前文有詳敘。
總之, “揚州事變”之後,徐知誥搶先進駐揚州, 恢複秩序, 從而控製了揚州。
至此, 形成了一個很詭異的局麵, 淮南政權的“中央”(揚州)被徐知誥實際控製,而徐溫則在昇州實際形成了“第二核心”。
這一時期也是淮南政權的至暗時刻, 表麵的和諧之下是雲詭波譎的政治鬥爭。
徐溫的親信們有兩大訴求,一是勸徐溫廢楊自立, 二是勸徐溫拿掉徐知誥,用自己的親兒子徐知詢當繼承人。
徐知誥則在謀士宋齊丘的幫助下,製定出相應的對策,他們選擇了避重就輕、偷換概念,努力把徐溫打造成楊氏忠臣,高舉維護楊氏的旗幟,阻撓他廢楊自立,而對奪嫡之爭絕口不提,避免外界的聚焦, 淡化徐知誥的養子身份。
經過徐知誥團隊的這番騷操作,終於把徐溫選擇繼承人的問題改頭換麵, 變成了徐溫是要當忠臣還是當奸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