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章 南楚亡國2(2 / 2)

桂州靜江軍節度副使是馬希隱,是馬殷最小的兒子,在馬希萼與馬希廣內鬥時,南漢劉弘熙曾派軍隊駐紮在邊境地區,伺機入侵。馬希廣派大將彭彥暉駐紮在桂州西南,加強戒備。後來馬希萼在衡山東山再起,將彭彥暉則被提拔為桂州監軍,主管桂州事務,實際上就與桂州節度副使馬希隱產生了權力爭奪。

馬希隱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呼喚同樣被流放到蒙州的許可瓊。前文提到,許可瓊出賣馬希廣,卻沒有得到馬希萼的垂憐,不僅沒有賞賜,反而被外放到蒙州。

許可瓊一方麵對當局充滿怨恨,一方麵也畏懼南漢劉弘熙的侵襲,在得到馬希隱的召喚後,立即放棄蒙州,率領部眾投奔到桂州,隨後便與馬希隱一起攻擊彭彥暉。彭彥暉戰敗,逃到衡山,投奔馬希萼。

馬希隱、許可瓊遂割據桂州,而南漢則白撿了蒙州,然後繼續向前推進,蠶食南楚的土地。馬希隱、許可瓊對此束手無策,每天隻會借酒消愁,喝醉了就一起放聲大哭,宣泄情緒。

南漢劉弘熙給馬希隱寫信勸降,說你爹馬殷多牛叉呀,南楚享受了五十年的和平與繁榮,近幾年因馬希廣與馬希萼手足相殘,才把先王辛苦打拚的基業拱手送給世仇淮南,如今,淮南占領了潭州,下一個目標肯定就是你們桂州,南楚與南漢世代友好,又有婚姻關係,兩國是甥舅之國,我豈能見死不救?我已經派出大軍,要擁護你重新奪回父兄的基業!

話說的好聽,其實根本的意思就是讓馬希隱攜桂州靜江軍投降南漢。

馬希隱權衡利弊,決心投降南漢,隻有幕僚潘玄珪大呼不可。

正當群臣激烈討論時,南漢北伐軍統帥吳懷恩已經率領大軍出現在桂州城下。馬希隱、許可瓊率領部眾緊急出逃,逃往全州(今廣西全州縣),桂州群龍無首,陷入混亂,吳懷恩遂率軍接管。

隨後,吳懷恩一口氣占領了宜州、連州、梧州、嚴州、富州、昭州、柳州、龔州、象州等大片領土,自此,南漢擁

有了嶺南全境。

淮南滅楚,最大的受益人是南漢。

幾乎兵不血刃地吃掉了嶺南,劉弘熙仍不滿足,又派大軍深入湖南腹地,進攻郴州(今湖南省郴州市),想借機把南漢的觸角伸向內地。

淮南命邊鎬救援,雙方展開激戰,淮南軍戰敗,南漢軍乘勝占領郴州。

淮南的閩國項目賠本賺吆喝,南楚項目也是外甥打燈籠——照舊。我們來簡單看一下吃掉南楚後的淮南境遇:

1,朗州劉言,懸而未決;

2,桂州等嶺南地區,全部落入南漢手中;

3,潭州兵變,繼而潭朗合流。

在三年前(949),後漢境內三鎮連叛,淮河北岸很多地區出現了“衣冠南渡”,大量百姓逃往淮南,李璟派軍在邊境駐紮、接應,當時,後漢的蒙城守將鹹師朗率部投奔淮南,李璟將其部隊改編為“奉節都”。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