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徐威等人率領親信部下,手持斧頭、木棍,聲稱是來打樁拴馬的,順理成章地被警衛放進總部。隨後,徐威率領部下直衝宴會大廳,掄開斧子,見人就剁,神擋殺人、佛擋殺佛。
馬希萼打算翻牆逃走,被徐威生擒。
他的“男朋友”謝彥顒也被生擒,亂兵們把他當場萬剮淩遲。
隨後,徐威等擁立馬希崇繼位。顯然,這次兵變的主謀是馬希崇。
馬希崇命彭師暠把馬希萼軟禁在衡山縣。
朗州劉言聽到潭州兵變的消息,立刻率軍南下,聲稱是討伐篡權奪位的馬希崇。叛徒討伐叛徒。
馬希崇恐懼不已,派兩千部隊前往迎敵,同時派使節前往溝通,提出願意分國而治、一朗一潭、和平共處。
劉言召集部下商議。
他的首席謀士李觀象說道:“天無二日、國無二主,兩個楚國的路是走不通的。馬希崇並沒有自己的嫡係部隊,潭州的將士基本都是馬希萼的嫡係,所以……附耳過來,如此這般,這般如此。”
李觀象給劉言出了一條毒計:先表示願意接受和談,但馬希崇必須表現出誠意,那就是要把馬希萼的嫡係將領全部誅殺,用他們的人頭來納投名狀。如此一來,馬希崇就有兩個選擇,殺或不殺。
如果不殺,那咱們出師有名,名正言順地拿下潭州;
如果殺,那就又有兩個結果,一個是他成功完成大屠殺,那麼潭州戰鬥力將蕩然無存,我們便趁虛而入,一擊拿下;另一個則是他的屠殺行為再次引發兵變,潭州的戰鬥力也將會大受影響,照樣可以被我們輕鬆拿下。
劉言的擁護者是王逵、周行逢,他們是馬希萼的嫡係舊部。
王逵原本是朗州的一名士兵,從一名普通士兵漸漸升至朗州指揮使,在潭州戰役中,王逵是攻城先鋒;周行逢的出身更慘,原本是朗州的一名地痞流氓,遊手好閒,沒有工作,也不孝敬父母(少無賴,不事家人生產),還觸犯了法律,以囚徒的身份發配充軍,隨後因作戰驍勇而漸漸升為朗州副指揮使。
王逵、周行逢雖然是“朗州嫡係”,但在馬希萼的團隊中,名望地位並不高,而他們推戴的這位劉言,更是降將出身,說難聽了,是跟著彭玕寄人籬下,求南楚收留的。
所以馬希萼的文武勳舊大多瞧不起他們三人,很難放低姿態與他們和平共處。李觀象這才獻上這條毒計。
馬希崇屬於典型的內戰內行、外戰外行,勇於私鬥、怯於公戰。他通過陰謀詭計推翻了馬希萼,卻對劉言的謊言言聽計從,絲毫不覺得又問題。他接到劉言的請求後,立刻逮捕了馬希萼的功勳舊部:
大謀士楊仲敏、劉光輔以及其他將帥總共十餘人,全部斬首,把人頭打包送往朗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