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章 淮南滅閩之戰3(2 / 2)

李仁達表示自己德行不高、威望不足,不敢妄稱皇帝,派使節給淮南上疏,向淮南稱臣。在稱臣奏章中,李仁達自稱福州威武軍留後,使用的是淮南的年號——“保大三年”;但同時也向後晉進貢。

麵對李仁達的歸附,淮南李璟欣然接受,立刻任命他為福州威武軍節度使、加同平章事,並賜名李弘義,將他編入皇室宗籍。李璟的兒子排“弘”字,後因避宋朝諱而改“從”字,賜名李弘義,說明李璟將他認作子侄。

淮南接受李仁達的原因,當然就是與他形成對建州王延政的南北夾攻之勢。李仁達在得到淮南的接納後,又派人出訪吳越國,尋求建立友好關係。

在外交方麵,李仁達完勝王延政。王延政得罪了全部鄰居,而李仁達則與全部鄰居都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

王延政的日子不好過了。

淮南在首戰告捷後,乘勝兵臨城下,包圍建州,並數次擊敗泉州援軍(王忠順、董思安等)。為了進一步削減王延政的抵抗力量,淮南釜底抽薪,分兵出擊,攻打汀州、鐔州等建州後花園,瓦解建州王延政勢力。

在汀州,淮南遭遇了失敗,被汀州刺史許文禛擊敗;但淮南將領邊鎬攻克了鐔州,破除了建州的犄角之勢。

建州被圍,福州叛變……王延政剛剛“統一”全閩沒幾天,沒想到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被淮南一記重拳打回原形,僅僅能控製建州這座孤城。

王延政處於精神崩潰的邊緣,他做了兩件事:

軍隊大清洗:

在福州歸順的時候,王延政抽調了拱宸、控鶴即禁衛親軍一萬五千人,增援建州,如今,福州李仁達兵變,王延政開始猜忌這些福州援兵。於是,王延政命令他們上繳武器鎧甲,騙他們說讓他們返回福州,然後在半路設下埋伏,將他們全部屠殺,並把他們的肉割下來,醃製成肉乾,帶回建州,充作軍糧。

改善窒息的外交環境:

王延政派人出使吳越國,向吳越國稱臣,請求出兵援救。三十年前(916),王審知與錢鏐通婚,王審知次女嫁給錢鏐之子錢元珦。論輩分,王延政是吳越國現任國君錢弘佐的舅舅。

麵對舅舅的求救,吳越國外甥會作何反應呢?

來不及反應,因為在一個月之內,建州淪陷了。

在淮南大軍的圍困下,建州守軍人心離散,士氣崩盤。

不斷有人提醒泉州援將董思安,說事已至此,建州大勢已去,淪陷隻在旦夕,你最好替自己好好打算打算。

董思安回答地擲地有聲,“我累受王氏厚恩,侍奉王家幾代君王,如果在王家最危急的時刻背叛他,那天下還有誰能容我?”

董思安誓不負王氏,部下們深受感動。建州的各路兵馬均有大量逃兵出現,唯獨董思安一軍,沒有一個人逃亡。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