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同室操戈4(1 / 2)

王延羲怒不可遏,怒吼道:“老東西,瘋了吧你?(老物狂發矣)”隨即將他貶為漳州司戶。

黃峻退下來之後,無比憂愁地對人們歎道:“國家再這樣下去,年號還叫什麼‘永隆’呀,乾脆就叫‘大昏’吧!”不久之後,黃峻在憂愁中病逝。

在王延政的陣營裡,同樣有人冒死勸諫。此人是王延政的首席幕僚潘承祐。

閩國內戰給閩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福、建二州之間白骨遍地,密如野草,潘承祐屢次勸諫,希望王延政能回心轉意,以儘臣節。

但是王延政的態度跟王繼業有一拚,即“君不君,臣不臣”,用句老百姓的話說,就是上梁不正下梁歪,鐵了心要在叛逆的路上漸行漸遠。

每當福州方麵派來使節,王延政都會邀請使節參加建州大閱兵,借以向福州方麵炫耀武力、秀肌肉,對待使節的態度更是傲慢無禮、狂妄自大,就是一副作死找事兒、“不服你打我呀”的表情。

在一次閱兵式上,潘承祐實在看不下去了,當眾跪在地上,懇請王延政收斂一些,不要激化矛盾。言辭懇切,長跪不起,表示如果王延政不收斂,他就一直跪下去。

王延政大怒,回頭對左右侍從說道:“你們幫我吃了他!”

“臠食”,這是五代時期常見的一種酷刑,即舌尖上的千刀萬剮、淩遲料理,用刀子把人身上的肉一片一片割下來,然後當場生吞。

麵對王延政的威脅,潘承祐視死如歸,堅毅如鐵,回懟道:“與其不義而生,孰若抱義而死?事勢如此,早死為幸。”

寧可站著死,不願跪著生。你若再不思悔改,將來的下場比這個還慘,我呀,早死了早托生!

經過左右近臣的苦勸,過了好久,王延政才消了氣,不再殺潘承祐。

後來,王延政稱帝後,任命耿直的潘承祐為宰相,後又因直諫而被罷官。淮南滅閩國後,將他重啟,委以重任,不久之後上疏乞骸骨,告老還鄉,在洪州西山隱居,直至去世。

他的兒子潘慎修,才華橫溢、涉獵廣泛,後來在北宋官至翰林侍讀學士,“翰林侍讀學士”是宋真宗設置的官職,負責為皇帝講讀史書、講解經義,是一個可以左右皇帝思想、左右國家大政方針的角色,非德高望重、三觀正確、正能量爆棚的人不成,著有《潘慎修文集》五卷。

王延政雖然沒有殺了潘承祐,但也始終沒能接受潘承祐的勸諫,與福州方麵的關係日趨緊張。

公元942年7月,王延政對汀州發起了攻擊。

王延羲調派漳州、泉州共計五千援軍前往支援;又派林守亮進駐尤溪,派黃敬忠屯駐尤口;又派國計使黃紹頗率領八千兵支援汀州,牽製王延政主力。

建州、汀州、福州,呈三角形排列,尤溪和尤口就是這個三角形的中心點,控製了這一地區,往北可以攻打建州,往西可以救援汀州,是兵家必爭之地。

王延羲的戰術就是把王延政的主力拖在汀州泥潭,然後偷襲他的建州老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