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 一葉隨風落禦溝4(2 / 2)

鄭元弼也把很聰明地把斷交的責任推卸到王繼鵬頭上,那麼既然王繼鵬已經被推翻,閩地新君又有意改善關係,何不就坡下驢呢?

石敬瑭厚賜鄭元弼禮物,禮送回國,對王延羲有了積極的回應。

於是王延羲再派人接觸後晉,否認自己稱帝,推說那是不知天高地厚的王繼鵬乾的,我跟他不一樣,我可乖可乖了。

後晉便封王延羲為福州威武軍節度使、兼中書令、閩國王。從此兩國邦交正常化(940)。

次年(941)10月,王延羲向後晉進貢白金四千兩、象牙二十株、另有沉香玳瑁等等禮物,作為謝恩禮,感謝後晉的封賞;另進貢白金一千兩、細葛二十錠等物,作為重陽節貢品;另進貢葛八千八百八十錠,作為“度支稅”,也就是地方藩鎮應向中央繳納的“國稅”。

在裝乖方麵,王延羲稱第二的話,沒人敢稱第一。

可在此之前,王延羲自稱大閩皇,在向後晉進貢的當月,王延羲又宣布即皇帝位。後晉隻能是睜一眼閉一眼嘍。

又過一年(942),後晉石敬瑭駕崩,石重貴即位。王延羲進貢銀錠兩千兩、花鼓六麵、象牙十株、蟬紗二百匹、沉香胡椒豆蔻等禮物,又進貢白金四千兩、海蛤十斤等作為端午節貢品……

在維持晉閩關係上,王延羲是下了血本的。

當然,王延羲的聰明之處還在於他不是用情專一的癡情男,而是拈花惹草的渣男。他不僅向後晉稱臣納貢,還對淮南眉來眼去。但閩國與淮南和吳越國的關係稍微複雜一些,後文會提及。

總的來說,在外交方麵,王延羲還是做出了小國該有的樣子,宗旨就是兩麵三刀、三姓家奴、有奶就是娘。

【財務欺詐】

外交關係的維護是需要用真金白銀砸出來的,如上文所羅列的,白金、白銀等動輒以千兩為計量單位,後文還會提及王延羲個人的揮霍無度。總之,無論是對外公關還是個人開銷,都是一個無底洞。所以王延羲時期所麵臨的財政問題隻比王延鈞、王繼鵬時期更加突出,而王延羲的解決辦法也同樣是轉嫁壓迫,搜刮百姓。

王延羲問財政部長(國計使)陳匡範有沒有解決財政赤字的辦法。陳匡範當場立下一個FLAG:保證日進萬金。

王延羲非常高興,當即給他加授禮部侍郎頭銜。

陳匡範不生產財富,隻是財富的搬運工。其實他並沒有很高明的經濟手段,隻是簡單粗暴地加稅而已,把商業稅提高了好幾倍,讓百姓苦不堪言。

有一次,王延羲大宴群臣,席間,王延羲親自向陳匡範敬酒,並誇讚道:“明珠、美玉,求之可得。而像陳匡範這樣的,簡直就是人中活寶,不可得也!”

過了沒多久,陳匡範一扒拉算盤,驚出一身冷汗,因為即便把商業稅提高了好幾倍,還是無法實現“日進萬金”的FLAG。

於是,陳匡範又想到一個餿主意:挪用公款。挪用政府機關各部門的經費,通過做假賬的方式瞞天過海。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