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晉州戰役(2 / 2)

最終,契丹選擇了北漢。

北漢特使鄭珙,是劉崇的心腹謀士,早在劉知遠稱帝時,就已經幫助劉崇擴大勢力,定好了割據稱雄的戰略目標,劉崇稱帝後,鄭珙更是成了他的左膀右臂。鄭珙不僅能說會道,更有一個好酒量,簡直就是酒局的活寶。

契丹人很不厚道,對鄭珙惡意灌酒,竟然把鄭珙喝死,釀成了嚴重的外交事故。

北漢宰相因公殉職在酒桌上,如果不給劉崇一個說法,似乎有點過意不去。鄭珙之死,也許是契丹選擇支持北漢的眾多原因之一。

鄭珙殉職後,契丹人扣留了後周派來的特使姚漢英等,算是給劉崇的投名狀。

6月,契丹正式冊封劉崇為“大漢神武皇帝”。這又是北漢與後漢的本質區彆,北漢是契丹冊立的傀儡,而後漢則是中原之正統。

7月,劉崇再派使節出訪契丹,感謝爸爸的冊封,同時敦促契丹履行同盟義務,出兵幫助北漢,襲取中原。

經過一番商討之後,雙方定於9月聯合出兵。

9月,劉崇欣然派兵南下;耶律阮也同樣派大軍南下,要複刻二叔耶律德光的高光時刻。

正當劉崇躊躇滿誌的時候,一個噩耗傳來:契丹發生政變,耶律阮遇弑身亡,耶律德光的長子耶律璟即位,即“火神澱之變”。關於耶律阮和“火神澱之變”的故事將在後文詳述。

耶律璟率領契丹大軍折而向東,去往幽州,並派人向河東方麵告哀。

劉崇遣使吊唁,首先對耶律璟同誌登基表示祝賀,之後表示自己管誰叫爹都成,鐵打的契丹、流水的爹,北漢與契丹的協議仍舊有效,懇請契丹繼續履行同盟義務,協助北漢消滅後周。

劉崇這一次選擇了走中路,進攻潞州,結果又被打敗。

劉崇又改道西路,繼續進攻晉州,並請求契丹抓緊支援。

契丹很給力,一口氣派來五萬大軍,劉崇則親自率領兩萬大軍,七萬大軍氣勢洶洶地衝向晉州,在晉州城北紮營,三麵包圍,猛烈進攻,並派遊騎兵騷擾附近的絳州等地。

當時,王晏奉詔與徐州王彥超互移。王晏已經離任,而王彥超尚未到崗。城內守將王萬敢、史彥超、何徽勠力同心,堅守不出,一麵堅持抵抗,一麵飛書求援。

郭威派嫡係親信樞密使王峻掛帥支援晉州。

然而王峻率領大軍卻在陝州逗留不前。

郭威坐不住了,決定禦駕親征,派人通知王峻。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