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馮道再次和稀泥,說事情都過去這麼久了,也經過多次大赦了,就不要再提了吧。
李崧、馮道、和凝等是一個戰壕裡的難兄難弟、並肩作戰的生死弟兄,一同輔佐後晉,又一同接受契丹的偽職,攜手北上契丹,又抱團兒南下。李崧被蘇逢吉誣陷,家破人亡,天下冤之,而當有人提出為李崧討說法時,馮道竟然擺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實在令人唏噓。
馮道雖然是中國曆史上的傳奇人物,但他一直飽受爭議,在曆史上的評價並不高。這就是其中一個原因。
而王峻卻十分欽佩徐台符,認為他堅守道義,純爺們兒、夠哥們兒,於是親自奏報郭威,要求嚴懲葛延遇、李澄。
郭威下令,將葛延遇、李澄斬首示眾。至此,陷害李崧的犯罪分子均已伏法。
“蕭牆之變”和李崧冤案等,一切後漢時期的冤假錯案都要進行平冤昭雪,為受害者恢複名譽、做出適當的經濟補償,嚴懲犯罪分子。同時下令尋找“蕭牆之變”中幸免於難的子孫,給予烈士子女待遇,安排相應的工作。
史弘肇的管家李崇矩在那場動蕩中得以幸免。李崇矩仍然精心保留著史弘肇的資產賬本,於是郭威幫他追索了史弘肇的全部家產,並由李崇矩繼續保管。很快,史弘肇的弟弟史弘福被人找到,他在災禍發生時迅速藏匿到民間,躲過一劫。李崇矩把史弘肇的家產全部交給了史弘福,自己分文不取。
郭威對李崇矩的正直忠誠十分欣賞,於是把他安排在養子柴榮身邊做事。李崇矩後來在北宋時做到了三司使、宣徽使、樞密使等高職。
李崇矩的子孫一直活躍在大宋政壇上,世代是名臣、世代是清廉好官。而他的後代子孫非常值得一提。
李崇矩的兒子李繼昌,深受宋太祖趙匡胤的欣賞,想把女兒嫁給他。李繼昌表示不敢高攀,不要;李崇矩也謙讓客套,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給兒子娶了媳婦,斷了趙匡胤的念想,把趙匡胤氣得夠嗆;
李繼昌的兒子李遵勖幫老爹完成了當駙馬爺的任務,在宋真宗年間,喜提宋太宗之女萬壽長公主。據說,這位萬壽長公主奇醜無比,駙馬爺李遵勖同誌與她感情冷淡,新婚不到一個月,就與公主的奶媽私通有染,給公主戴綠帽,震驚朝野。
萬壽長公主雖然相貌醜陋、粗獷,但知書達理、心地善良,擅長寫詩作畫。在《宋史》中,她的記載是所有公主中篇幅最長的,且全是對她的褒揚:
她自幼文靜,很守規矩,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某日,她的父親宋太宗趙光義想檢驗一下諸位公主的品行,就把她們召集到一起,然後擺出來各式各樣的珍寶珠玩,讓她們自行選取感興趣的東西。公主們立刻化身成超市裡哄搶廉價雞蛋的老太太,蜂擁爭搶,唯獨萬壽長公主不為所動,什麼都不拿。太宗皇帝甚奇之。
曾有膽大的小偷進入公主家中行竊,皇上下令限期辦案,有關部門迅速捕獲了犯罪嫌疑人。公主雖然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卻對社會上的事門兒清,自掏腰包,懸賞通緝,於是將真凶抓獲,原來是有關部門在重壓之下,買了個替罪羊頂案。按照當時的法律,小偷是要被殺頭的,公主又親自為小偷求情,將小偷赦免。
李遵勖外放到許州,忽然得了重病,公主要去探望,按照相關規定,公主必須向有關部門提起申請,經審查批準後,有關部門才會安排隨從、護衛等人員,陪同前往。一來是讓公主一路風光,不給皇家丟臉;二來是防止公主聯合駙馬謀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