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李崧之死2(2 / 2)

石敬瑭非常感激李崧幫他脫離虎口、成就霸業,於是在稱帝後先將他任命為戶部侍郎,隨後又拜中書侍郎,最後是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宰相兼樞密使,李崧迎來了人生巔峰。

石重貴即位後,李崧又兼了“判三司”,集行政權(宰相)、兵權(樞密使)、財權(判三司)於一身。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也正是在人生的巔峰之上,李崧鑄就了日後的悲慘結局。簡言之,他站錯了隊。

當時,杜重威與劉知遠明爭暗鬥,互相不服。後來劉知遠被外放到河東,而杜重威留在了中央,而且還頂替了劉知遠的侍衛使頭銜,也就是說,在二人的較量中,劉知遠處於下風,皇上更信任杜重威。

於是,李崧便多次在皇上麵前誇讚杜重威。不知杜重威是否“深德之”,但劉知遠是“深恨之”。

在晉遼大戰末期,趙延壽詐降,李崧則對此深信不疑,勸朝廷出兵接應,而朝廷派出去的就是被李崧大力推薦的杜重威。

結果是有目共睹的,趙延壽詐降誘敵,杜重威與契丹暗通款曲,攜後晉全部主力精銳二十萬人繳械投降,後晉就此滅亡。

耶律德光入主汴州後,非常感激李崧,公開表示:“吾破南朝,得崧一人而已!”拜李崧為太子太師。據說趙延壽在耶律德光麵前盛讚李崧。

李崧究竟是不是契丹人的間諜?他與耶律德光、趙延壽、杜重威之間究竟是不是無間道?也許李崧隻是很傻很天真罷了,但這將成為他走向深淵的助推器。

耶律德光北返的時候,讓李崧全家跟隨北上。耶律德光暴斃,李崧駐留鎮州,鎮州兵變,李崧與馮道等人回歸汴州。而此時的皇帝就是被他排擠的劉知遠。

劉知遠因李崧站隊杜重威而對他很反感,朝臣們也紛紛指責李崧是契丹間諜。所以李崧在後漢一直夾著尾巴做人,直到被蘇逢吉害死。

而李嶼的仆人葛延遇,則是本案重要人證,他是汙點證人,是揭發檢舉叛徒的功臣,得到了蘇逢吉的厚賞。

京城百姓無不為之扼腕歎息。50人就想造反?皇宮裡的侍衛、京城的禁軍要以萬計,還不算駐紮在京師的衛戍部隊和地方協防駐軍,用腳後跟想想也知道此事的蹊蹺胡鬨。

從此之後,官宦人家對仆從的態度開始變得畏懼,生怕他們會學習葛延遇,一時間,主仆地位竟然顛倒,很多大戶人家的主人乖得像孫子,仆人牛B得像大爺。

事後的某一天,秘書郎李昉登門拜訪陶轂。閒談之餘,陶轂忽然問道:“你祖籍是鎮州,距離深州不遠(李崧祖籍深州),你倆都姓李,該不會有什麼血緣關係吧?”

李昉如實答道:“不瞞您說,李崧還真是我的一個遠方堂叔。”

陶轂點點頭,嘴角詭異地上揚,“李崧他勾結叛逆,心懷不軌,實在是罪惡滔天——”隨後略作停頓,用一種怪異的眼神死死盯著李昉,“——他的死,我也出了一份力。”

李昉當場就被嚇得麵無血色,汗透衣襟。

陶轂見狀,滿意地“哈哈”大笑。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