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誰主中原1(2 / 2)

張礪回答說自己水土不服,住不慣北人的帳篷,吃不慣北人的食物,所以才想回中原。

耶律德光當麵做出自我檢討,向張礪賠禮道歉,並勒令主管負責人高彥英滾過來,當麵斥責道:“我經常對你說,我好不容易才得到這位天賜之才的輔佐,讓你給他特殊的關照,你是怎麼搞的?”當場就把高彥英打了一頓,向張礪謝罪。

張礪感動地無以複加,從此之後竭忠儘智地輔佐耶律德光,積極地出謀劃策,很快被提拔為大遼國的翰林承旨兼吏部尚書,進入核心權力圈。

然而耶律德光的禮賢下士也罷,從善如流也罷,都隻是他政治鬥爭中的手段而已。比如張礪這類人,他們有文化有智謀,卻沒有根基、沒有背景,與契丹勳貴們沒有任何交集,所以這些漢人文官無所顧忌,敢於直諫。也因此很容易被耶律德光當槍使,用來對付以述律太後為首的根深蒂固的契丹勳貴階層。

重用漢人文官、漢人降將,都是這個道理。所以在晉遼大戰時,逼迫述律太後斷腕的趙思溫之子趙延照,就被任命為先鋒大將。

滅晉過程中,張礪建議耶律德光做好政治宣傳工作,做好形象公關,不要對中原人燒殺搶掠,要擺出一副寬仁愛民的姿態,以爭取民心。這條建議相當合理,卻被耶律德光拒絕。因為耶律德光不用再偽裝了。

在入汴之後,他極力勸阻耶律德光的一些錯誤做法,同樣遭到拒絕,而他自己最終也因這些話而喪命,後文將提及。

杜重威投降後,二十萬降兵降將就成了耶律德光的心腹大患。他首先收繳了降兵們的所有武器鎧甲、戰馬,全部運回契丹,而讓他們赤手空拳地跟隨大軍南下。

當走到黃河岸邊時,耶律德光製定了一個駭人聽聞的大屠殺計劃,他計劃讓契丹鐵騎三麵驅趕,把這二十萬人全部趕進黃河淹死。

張礪苦苦勸阻,說除了這二十萬精銳之外,全國各地均散落著不少地方軍隊,如果他們聽到契丹殺降的消息,肯定會拚死抵抗,如此一來,契丹根本無法在中原立足,請妥善安置他們,為天下軍民做個示範,收買人心。

耶律德光這才打消了大屠殺的念頭,命杜重威率領他們駐紮在陳橋,為了防止他們嘩變,還特意讓杜重威穿著龍袍安撫手下將士,說等耶律德光把汴州局勢穩定住之後,就讓杜重威當你們的皇帝。

然而耶律德光把他們的糧草物資全部運走,不給他們飲食供應,又逢大雪,降兵們饑寒交迫,偎依在一起,哭泣流淚,開始怨恨杜重威。每當杜重威巡營安撫,士兵們都會在他背後戳脊梁骨,躲在暗處咒罵。

耶律德光也始終對這幫人不放心,思來想去,還是覺得應該全部屠殺,永除後患。

這時候,有一人跳出來,為降兵們求情,這人正是趙延壽。

趙延壽陰陽怪氣地問耶律德光,“陛下躬冒矢石,奪取天下,難道想把江山社稷拱手讓給彆人嗎?”

耶律德光渾身一個激靈,“我動員全國兵力,奮力南征,頭不脫盔、衣不解甲,已經有五年之久,好不容易打下一片江山,憑什麼讓給彆人?”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