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三大戰役之滹沱河戰役4(2 / 2)

趙瑩的提議被馮玉等“親舊幫”一口回絕。

李守貞作為與劉知遠、桑維翰一樣的元老功臣,最初是遭受石重貴猜忌的。因為李守貞犯了一個忌諱,那就是自掏腰包犒賞軍士。

自費打賞部下,把軍隊籠絡成自己的私人武裝,蓄養死士,絕對是軍中大忌,特彆是李守貞這樣的身份,更容易引起石重貴的警覺。

某次,石重貴當麵質問李守貞,說我聽說你經常自掏腰包,犒賞你的部將,有這回事兒嗎?

這是一道送命題,如果承認,那就是蓄意謀反,死罪;如果膽敢抵賴,那更是心虛的表現,死罪。

李守貞當然求生欲滿滿,他的回答更是堪稱教科書級彆:

“此皆杜重威儘忠於國,以金帛資臣,臣安敢掠有其美?”

短短一句話,不僅救了自己,還收獲了皇帝和杜重威的好感。敲黑板,劃重點:

首先,顛倒黑白。

皇帝並沒有給“私賞軍士”定性,沒說這是“罪”,所以李守貞當然不能主動“招供”,而是揣著明白裝糊塗,把“私賞軍士”說成是為國儘忠,是功勞;

其次,狐假虎威。

拖人下水,拉墊背。這一招也很有講究,目標對象一定是比自己名望高、地位高、影響力大的,最好是讓皇上有所忌憚的,這樣,即便上一招不成功,皇上非要治罪的話,老虎可以幫狐狸擋槍。

杜重威確實厚交李守貞,給他的金銀財寶、武器鎧甲數以萬計。這就是政治遊戲的魅力所在,同為“親舊幫”,馮玉與杜重威對待李守貞的態度完全不同。馮玉將李守貞視為異己分子,予以排斥打壓;杜重威則對李守貞暗送秋波。

道理並不深奧,因為杜重威屬於“外官”,地方勢力,而馮玉屬於“內官”,中央勢力。也就是說杜重威與馮玉既有共同語言,又存在利益紛爭,雖然同屬“親舊幫”,彼此之間也照樣是同床異夢,相互提防。

石重貴聽到這樣的回答,十分滿意,當即給李守貞加了一道官銜:知幽州行府事。幽州代理執政官,他已經在地圖上把幽州標記為後晉領土了。

河北地區確實遭遇了嚴重的水災,但重災區主要分布於後晉控製區,給後晉造成的後勤補給、戰略轉移上的壓力遠比契丹要嚴重。石重貴豪情萬丈,選擇了熟視無睹,有什麼比收複幽雲十六州、消滅契丹更給力的?

石重貴相信,他的名字將與漢武大帝齊名。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