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姑爸爸杜重威貪汙腐敗、魚肉百姓,石重貴不管不問,姑息縱容;全國首富、後唐元老趙在禮剝削民眾,石重貴反而與之結為秦晉之好,各取所需。
難道在後晉石重貴時期,貪汙受賄不犯法嗎?正義感,安排上:
在開運二年(945)底到開運三年(946)初,石重貴針對官員們的貪腐問題開展了一係列的嚴打:
開運二年11月,商州刺史李俊落馬,罪名是受賄,“坐受財枉法也”;
開運三年正月,
刑部員外郎王洧賜自儘,罪名是挪用公款,“坐私用宮錢經營求利故也”;
右司郎中李知損貶出朝廷,趕緊滾(馳驛發遣),罪名是公款吃喝、公費旅遊;
“二王後”、酅國公楊延壽,僅僅因為受賄二百餘匹絹,初審被判死刑。後經有司部門求情,說看在“二王後”的麵子上,不要用死刑了吧,於是二審改為流放。“二王三恪”是石敬瑭開國之初的舉措之一,前文有述。
有人以此評價石重貴,說他嫉惡如仇,痛恨貪官汙吏、重拳打擊官員貪腐問題……
石重貴整治貪腐,是隻拍蒼蠅,不打老虎。小小公務員公款吃喝要嚴厲打擊,而封疆大吏們動輒剝削、侵吞數百萬災民的錢糧,不管不問。
馮玉等“親舊幫”是在開運二年(945)開始得勢,桑維翰是在這一年被排擠出的朝廷,裝模作勢的“嚴打”也是在這一年開展……換句話說,石重貴是在這一年變質的,在時間軸上,這一年是一個分界線,從這年開始,石重貴身上散發出越來越濃鬱的亡國之君氣息。
為什麼會是這一年呢?
因為這一年,後晉剛剛取得了兩次戰役的勝利,打破了契丹鐵騎無法戰勝的神話。要知道,耶律德光在這兩大戰役中投入的兵力,幾乎是契丹的全部精銳,舉全國之兵南下,這是連李存勖、李嗣源都沒享受到的待遇。
勝利衝昏了石重貴的頭腦,使他產生了一種錯覺,認為契丹也不過爾爾,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
於是,石重貴開始變得剛愎自用,開始為所欲為,開始放飛自我。他已經從“打天下”的狀態進入到了“坐江山”的情緒。
打天下時,需要聽逆耳忠言,需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一切都以最終結果為導向,不分政治派係和勢力分屬,隻要能為國家做一份貢獻,那就是好同誌;坐江山時,則要以過程為導向,愛國不重要、忠君很重要,你可以不為國家做貢獻,甚至可以損害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但——你必須忠於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