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後,石重貴也許是因打了勝仗,高興之餘多貪了幾杯酒,“帝飲酒過度得疾”,桑維翰又派人進宮找太後,說皇弟石重睿已經快到上學的年齡了,該給他安排入學了(請為皇弟重睿置師傅)。
此事在馮玉等人的添油加醋之下,迅速發酵,“親舊幫”趁機誣陷桑維翰要行廢立之事。
桑維翰是前朝元老,既不是石重貴的河東嫡係,也不是皇親國戚,本身就不受石重貴的信任,在經過“親舊幫”的惡意渲染、煽風點火,石重貴對桑維翰更加猜忌。
隨著馮玉、李彥韜等“親舊幫”的崛起,很多桑維翰的政敵紛紛加入其中,報團取暖,沆瀣一氣。比如李守貞。
李守貞是河陽人,石敬瑭坐鎮河陽時,李守貞成為石敬瑭部將,此後便一直追隨石敬瑭,直至開國,所以李守貞也與劉知遠、桑維翰一樣,屬於石敬瑭的嫡係,如今的“前朝元老幫”,楊光遠勾結契丹南下,耶律麻荅進攻鄆州,企圖與之聯合,重蹈李存勖的“左勾拳”,李守貞奉命前往阻擊,成功擊敗耶律麻荅,以功升兗州節度使,緊接著便率領兩萬大軍進剿楊光遠。
楊光遠投降時,其部下宋顏把楊光遠的財寶、美女、名馬等獻給李守貞,於是李守貞便將宋顏偷偷藏在自己軍中,給予庇護。
這是因為按照慣例,凡是平定叛亂之後,朝廷必然會降下赦免叛徒餘黨的赦免詔書,貫徹“隻誅首惡,餘皆不問”的原則。所以這些助紂為虐的叛徒爪牙們,隻要能想辦法活到那一天,就可以重新做人了,之前的罪惡一筆勾銷。
宋顏重賄李守貞,以求活命,李守貞也已經答應,就等著過兩天風聲一過,就萬事大吉了。
然而楊光遠之所以走上裡通外國的道路,跟這幫幕僚的慫恿有很大的關係,楊光遠的兒子們在投降的時候,就已經捕殺了一批核心頭目,宋顏屬於漏網之魚。當時,桑維翰有意把這些反賊一網打儘,於是利用職務之變,故意拖延赦免詔書的下達,以求前線將士多殺幾個叛徒。
很快,李守貞這邊走漏了風聲,被人舉報。於是皇上下詔,讓李守貞把宋顏交出來,隨後就將宋顏斬殺。
桑維翰嫉惡如仇,卻在為人處世方麵做得很不圓滑。殺宋顏的做法,不僅僅是不給李守貞麵子的小問題,更是讓李守貞招降納叛、窩藏國家A級通緝犯的罪名實錘了。李守貞是要吃不了兜著走的。
所以,李守貞把桑維翰恨的是咬牙切齒。
現在,石重貴表現出了對前朝老臣的猜忌,無底線地寵信“親舊幫”,李守貞於是便拜了馮玉的碼頭,而桑維翰就是他的投名狀,李守貞積極構陷桑維翰,與“前朝元老幫”劃清界限。
馮玉、李彥韜、李守貞湊在一起,經過商量,認為開封府尹趙瑩性情溫和,容易控製,於是便聯名上疏,推薦由趙瑩同誌代替桑維翰。
開運二年(945)12月25日,石重貴下詔:免除桑維翰在中央的全部官職(樞密使,中書令),改任開封府尹;原開封府尹趙瑩同誌升任中書令;宰相李崧兼樞密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