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馮玉(2 / 2)

石重貴顯然屬於後者。他利用這條綠色通道,把大舅哥馮玉拉進帝國最高決策層。

馮玉還發展了一個下線——宣徽北院使李彥韜(與盜墓賊溫韜的其中一個名字重名,不是同一人)。

這位李彥韜原為閻寶的家奴,閻寶是後梁邢州節度使,後來投降河東李存勖,為李存勖建立後唐立下了汗馬功勞。李彥韜以家奴的身份隨主子閻寶投靠到河東集團,河東集團當然要把主仆二人分開,這是慣例,是道兒上的規矩,於是李彥韜被分配給了另一位河東將領——石敬瑭。

“河東戰爭”石敬瑭南下攻打洛陽時,李彥韜被留在太原,照顧石重貴。一來二去,日久生情,石重貴就把李彥韜當成了心腹。李彥韜也可以看做是石重貴的河東嫡係。

奴仆出身的李彥韜,特彆工於心計,不僅善於察言觀色、取悅主子,更會組團行動,他積極拉攏那些同樣得寵的侍從或姬妾,互相勾結,結成利益共同體,合起夥來蒙蔽主人的雙眼。

李彥韜毫不掩飾自己對文官集團的仇恨,時常公開表示“百無一用是書生”,並且公開了自己的態度,說這些文官就該慢慢裁撤、淘汰,直至全部被免職。

像他這樣,沒文化、沒資曆、沒背景的出身卑微的三無暴發戶,當然是對高學曆、名門望族的士大夫階層有著天生的巨大敵意。

太監們也是這麼想的。

他們若想爭權奪利,手裡隻有筆杆子而沒槍杆子的文官集團,也是他們眼中的軟柿子。

太監們也是這麼想的。

馮玉與李彥韜二人狼狽為奸,仗恃皇帝的恩寵,黨同伐異。

馮玉、李彥韜等政治暴發戶要爭權奪利,爭誰的權、奪誰的利?當然是誰有就奪誰的。誰有呢?桑維翰。

於是,馮玉、李彥韜等就不斷地在石重貴麵前挑撥離間,不遺餘力地詆毀桑維翰。很快,石重貴就動了罷免桑維翰的念頭。

李崧、劉煦等人聽說之後,竭力勸阻,這才勉強保住了桑維翰的官職。

桑維翰覺察到了這種威脅,他可惹不起這位國舅爺,於是給石重貴上疏,主動推薦馮玉當樞密副使。以此向馮玉示好。

不料馮玉很不高興。樞密使就樞密使吧,還偏偏來個副的,啥意思?

於是石重貴繞開中書省,直接從宮中發布人事命令:任命馮玉同誌為戶部尚書、兼樞密使。

馮玉如願以償地成為了樞密使,分割了同為樞密使的桑維翰的權力。

隨後,宰相和凝也被罷相,宰相之職被馮玉接盤,於是馮玉就成了樞密使、戶部尚書、中書侍郎、同平章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