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來勢洶洶的契丹大軍,石重貴急火攻心,竟然一病不起。他原本是要禦駕親征的,因“不豫”的緣故,隻能先派張從恩、安審琦等率軍進駐邢州,撕開契丹鐵騎的包圍圈。
遙控指揮前線的石重貴犯了一個小小的錯誤,那就是未等開戰,就命令張從恩等人率軍南撤,以避敵鋒芒。
刺刀頂著鼻子尖兒了,哪兒能後撤?真該讓李雲龍來給他上一課。
果不其然,大軍剛剛後撤,就立刻失控,撤退變成了潰退,士卒們爭先恐後地扔掉武器鎧甲,四散逃命,失去約束的亂兵沿途燒殺搶掠,一直後退到相州。此時,後晉的軍隊已經混亂不堪,建製被打亂,成了無組織無紀律的散兵遊勇。
契丹人還沒動手,後晉就已經潰不成軍了。
恐慌情緒迅速蔓延至後方,使得石重貴取消了新年(開運二年,945)正月初一的拜年活動,“帝不受朝賀,不豫故也”。
石重貴生病是真,但不至於因此不受朝賀。此時的他正焦頭爛額地進行軍事部署。與第一次戰役一樣,契丹開局就推到高地塔。
石重貴命張從恩退守相州,調齊州防禦使劉在明為相州留後,趙在禮退守澶州,馬全節退守魏州,遣張彥澤進駐黎陽,詔令景延廣率軍守衛胡梁渡(滑州東北,黎陽之南)。
從雙方的軍事部署可以看到,主戰場是邢州、魏州一帶,後晉失去了定州、鎮州等外圍防線。
很快,滑州前線傳來奏報:自正月初二起,截止到正月初四,相州烽火不至。
顯然,相州的主動權也被契丹掌握,隨時都有淪陷的危險。
石重貴詔令滑州節度使皇甫遇率兵進駐邢州,命馬全節赴援相州,把戰線向北推進。
與此同時,契丹人對邢、洺、磁三州發動攻擊,“殺掠殆儘”,血淋淋的大屠殺。東昭義變成了千裡無人區。隨後,契丹軍向東進犯魏州,魏州告急。
正月十五,上元佳節這天,大決戰打響了。
張從恩、馬全節、安審琦集結了全部兵力,總共數萬人,在相州以北的安陽河南岸列陣,依托安陽河作為第一道防線。
皇甫遇、慕容彥超率領數千騎兵,向北遊走,偵察契丹軍隊的行蹤,為大軍點亮視野。他們來到鄴縣。鄴縣位於漳水之南,過了漳水就是磁州。二位將領打算渡過漳水,繼續向北偵察契丹大軍動向。
就在這時,忽然出現了數萬契丹軍。契丹軍二話不說,立刻發起了猛烈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