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控製一下情緒(2 / 2)

石重貴難逃這種規律,他寵愛馮氏,馮氏入宮後,就開始乾涉國政,而他的哥哥馮玉也得以進入中央,成為石重貴的心腹。

石重貴的江山之所以在不到五年的時間裡滅亡,就與這位馮玉有脫不開的關係。

6,路線鬥爭

這是困擾後晉,也是最終把後晉引入萬劫不複的主要因素。石重貴想要穩固政權,坐穩江山,就要通過以人事調動為核心的操作,實現“一朝天子一朝臣”,打壓異己分子,提拔嫡係親信。

石重貴為了穩固政權,做了多方麵的努力,比如強調即位的合法性,通過一係列舉措證明自己繼承了石敬瑭的衣缽,其中一個做法就是為先帝避諱。

石重貴宣布,天下州縣及官名、府號、人名等,凡是與先帝諱同音的,都要改,例如改洛陽的明堂殿為宣德殿,中書政事堂改為政事廳,甘棠驛改為通津驛,有個叫唐榖的官員也改姓陶。這位陶榖一直做官到了北宋,還曾在出訪南唐的時候留下一段千古笑柄,後文提及。

除了改名,石重貴在追封追贈生父石敬儒的時候,特意使用“皇伯”一詞,管親爹叫大爺。刻意模糊掉他不是石敬瑭親生兒子的事實。

大眼萌已經不是原來的大眼萌了,你大爺永遠是你親爹。

除此之外,則是對石重睿的層層管控監視。

天福八年(943)2月,任命石重睿為開封府尹,坐鎮汴州,然後以他年齡尚幼為由,給他安排了一個助手。

這個助手就是石重貴的“魏州嫡係”邊蔚,以邊蔚“知府事”,也就是說,小石重睿被石重貴軟禁在汴州,名義上是開封府尹,汴州市長,實際則由邊蔚全權負責。

石重貴已經較為成功地完成了第一個目標,很短時間內就完成了權力整合,但變故也接踵而至。

石重貴之所以能夠快速完成權力整合,很大程度上是得益於禁軍(景延廣)的支持。托孤重臣景延廣野心勃勃,為了權傾朝野,他開啟了一輪路線鬥爭。

對於景延廣來說,他收獲了石重貴的感恩,被石重貴視為心腹。

擋在景延廣麵前的,有兩大主要障礙:在地方,是以劉知遠等為代表的“功勳舊將派”;在中央,是以桑維翰為首的文官集團。

經過深思熟慮,景延廣很快就找到了一個一石二鳥的高招:反遼!

桑維翰等石敬瑭時期的文官集團,走的是親遼路線,這也是石敬瑭時期的基本國策,如果石重貴繼續沿著這條路走,那麼“親遼派”靈魂人物桑維翰無疑將擁有絕對的話語權,仍然是中央的領頭羊。

所以,景延廣就要反其道而行之,成為“反遼派”領袖,高舉民族主義、愛國主義兩杆大旗。這條路是安重榮玩兒剩下的。

一旦石重貴采納了他的路線,那麼桑維翰就要靠邊兒站了,反遼的總設計師景延廣自然而然地就會在朝中擁有絕對的話語權。

如果兩國發生摩擦或對峙,那麼景延廣還借此把勢力延伸至軍隊,雖然不能搞掉劉知遠等實力派“三巨頭”,但可以培植自己的軍事力量,削弱“三巨頭”的影響力。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