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造化弄人。就在石重信赴鎮河陽的當年,張從賓叛亂,將其殺害,歿年二十歲。河陽地區的老百姓無不為之扼腕痛惜,“遠近聞者,為之歎息”。
石敬瑭更是悲痛欲絕,當即下詔,追贈太尉。然而相關部門卻提出反對意見,因為從古至今,皇子沒有位列三公的。
關於“三公”,有多種說法,因為不同的曆史時期有不同的規定。《尚書》說三公指的是太師、太傅、太保;隋唐時期則改為太尉、司徒、司空。總之,“三公”是封建時期地位最顯貴的官職。東漢末年的袁紹,“四世三公”,祖上連續四代人,都位列三公,地位顯赫、勢力龐大,因此在“十八路諸侯反董卓”的時候,袁紹才被大家公推為盟主,帶頭大哥。
石敬瑭為了表達對長子的哀思,要追贈太尉,引發朝議。石敬瑭力排眾議,說這孩子是個好孩子、好同誌,不幸遭遇橫禍,我特彆悲痛,既然沒有先例,那麼就從我開始吧。於是就追贈了太尉,開了曆史先例。天福七年(942),又加贈太師。
與石重信同時被害的石重乂,文武雙全,既好儒書,又通兵法,同樣被石敬瑭所鐘愛。石敬瑭稱帝後,即以他為皇城使,隨後任命為東都留守,出鎮洛陽。歿年十九歲。石敬瑭追贈太傅,天福七年(942),加贈太尉。
3.3自然夭折
石敬瑭的小兒子石重杲,福薄命淺,還沒來得及取名字就夭折了,當時隻有一個小名叫“馮六”,夭折以後,石敬瑭才追賜“石重杲”。
史書雲石敬瑭有七個兒子,其實親兒子是六個(去掉石重貴)。石敬瑭自己造反的時候,被殺了倆,彆人造他反的時候,又殺了倆,老天爺收回去一個,如此一來,他膝下僅有一個碩果僅存的親兒子——石重睿。
石重睿長得最像石敬瑭,因此深得石敬瑭喜愛,隻是年紀太小,並無過多記載。
另外一位,就是“大眼萌”石重貴了。
石敬瑭“不豫”了,自知大限將至,擺在他麵前的,隻有兩個選擇:年齡幼小的、長得最像自己的親兒子石重睿;年齡較大、被契丹人相中、亡兄之子石重貴。
據史料記載,石敬瑭臥病在床的時候,首席宰相馮道來問候起居,當時石敬瑭已經口不能言了,隻見他虛弱地擺擺手勢,示意宦官把石重睿領出來,讓後讓石重睿給馮道下跪磕頭,大禮參拜,嚇得馮道趕緊跪下叩頭回拜,隨後,石敬瑭示意宦官把石重睿抱起來,塞到馮道懷中。
雖然史書上並無石重睿具體年齡的記載,但通過他被宦官抱著、塞到馮道懷中這個小細節不難看出,石重睿的確還隻是個孩子。
馮道忐忑不安,懷抱石重睿,望向病床上奄奄一息的石敬瑭。
此時的石敬瑭已經氣若遊絲,他用顫巍巍的手,指了指馮道懷中的孩子,緩慢而輕微地點點頭,蒼白的臉上浮現出了幸福的微笑。
馮道用力地點點頭。
他明白了,在場的所有人都明白了,石敬瑭的意思是讓石重睿登基繼統,讓馮道儘心輔佐之。老婆是彆人的好,兒子是自己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