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從珂鳳翔起兵,入主洛陽的時候,後蜀趁虛攻占後唐的土地,大舉進攻金州。時任金州防禦使的馬全節毀家紓難,堅持抵抗,以少勝多,最終擊退了後蜀侵略軍,保全了金州。馬全節是個狠角色。
馬全節指揮大軍在安州城南與淮南軍交火,一舉擊潰淮南軍隊。李承裕見勢不妙,於是在安州大肆劫掠一通,打砸搶燒之後,便率領殘部向南潰逃。
馬全節隨即入城接管,然後命令副司令安審暉追殺。安審暉追到黃花穀,擊斃了淮南軍隊副統帥段處恭,次日又在雲夢澤再度追上淮南主力,生擒淮南主將李承裕以下兩千餘人。
淮南一共來了三千人,僅被生擒的就兩千有餘。
馬全節目睹了安州城內的慘狀,深深為之震撼,“淮夷可恨!”
這時,安審暉押解著李承裕等俘虜回到安州。
馬全節臉色鐵青,把手一揮,指著李承裕等人,“剁了!”隨著一聲令下,李承裕以下一千五百人全部被斬首。隨後將監軍杜光業等五百七十人押往汴州。
戰鬥中,部將安友謙作戰尤為英勇,馬全節嘉其忠勇,派他到汴州獻捷。因為按照規矩,獻捷的人都會得到“報喜錢”,除了豐厚的金銀財寶外,還會升官晉爵,所以主將一般都會讓自己的兒子或者親信去做這個工作。
安友謙快馬加鞭,在三伏酷暑天中飛馳,竟然中暑而死,成了中國版的馬拉鬆。
石敬瑭寬慰了這批俘虜,說道:“是李金全負我,他們有什麼罪?”隨後為他們鬆綁,並賞賜了馬匹、衣服等禮物,禮送他們回淮南。
這仍是石敬瑭與徐知誥的默契,雙方都不願把矛盾升級。石敬瑭這邊就不用說了,屋漏偏逢連夜雨,他正忙著四處堵漏;徐知誥同樣不想與後晉翻臉,因為此時他正忙著調解閩國的內戰,主要精力也不在北方。
所以無論是盧文進還是李金全,徐知誥的態度是歡迎你們來淮南申請政治避難,但淮南絕不會為了你們而與中原大國開戰。
據後來統計,隻因李承裕貪功、貪財,違背軍令,而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與錯誤的敵人爆發了一場錯誤的戰爭,使得淮南損失四千餘人。徐知誥為此頗為心痛。
之前明明說讓二人率領三千人前往接應,三千人陣亡了四千……有可能是李金全的一千人,也有可能是有第二批次的救援力量。總之,淮南方麵損失慘重,而且還在兩國外交上處於被動局麵,虧欠後晉的一個大人情。
石敬瑭不僅沒有追究淮南徐知誥侵占安州的事情,反而把杜光業等570名俘虜禮送回淮南。石敬瑭胳膊真長,從汴州伸到淮南,“啪啪”打徐知誥的臉。
徐知誥把杜光業等人又送回淮河以北的後晉領土,並給石敬瑭寫信,抬頭是“本國奏書於上國皇帝”,很客氣,稱後晉為“上國”,信中言:
“久增景慕,莫會光塵,但循戰國之規,敢預睦鄰之道。”
——先客套一下。我是您的忠實粉絲,老崇拜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