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國來人了。契丹派來了使節,皇上得趕緊接見。”
很有道理,但與我範延光有什麼關係?
劉處讓醉眼迷離,神秘兮兮地說道:“你猜,那契丹使節跟皇上說什麼了。”
“您就彆賣關子了,說了啥?”
“那契丹使節牛的很,上來就質問咱皇上,說‘魏博反臣何在?既然你製不了他,那就把他捆到北國,我們契丹人幫你管教,免得成為你的禍害’。皇上給他東拉西扯,虛與委蛇,扯了半天淡,您猜最後怎麼著?”
範延光嚇得臉色煞白,與喝得紅光滿麵的劉處讓形成鮮明對比,“我那活祖宗哎,您就彆拿我逗悶子了,最後怎麼了?”
“最後呀……最後……我也不知道,偷聽了一半,就回來了。皇上接見契丹使節,我敢明目張膽地偷聽嗎?”
劉處讓後麵說的話,範延光就一個字也沒聽進去了,隻見他麵無人色,冷汗順著下巴滴滴答答,心臟都快從嘴裡跳出來。
忽然,範延光哭了出來,求劉處讓幫忙指條明路。
劉處讓想了想,“三十六計,走為上計。乾脆,您就搬家得了。”
範延光認為這是好主意,汴州不僅常有契丹使者往來,更有自己的仇人楊光遠,是非之地,不宜久留。
於是,範延光上奏,說自己在河陽故居尚有田宅,打算回河陽頤養天年。
石敬瑭恩準。
範延光拖家帶口,滿載著金銀財寶,憧憬著安逸享樂的晚年生活。據記載,範延光搬家的時候,“其行輜重盈路”,車水馬龍,全是運送金銀財寶的車隊。車隊運送的貨物中,就包含那批受詛咒的財貨。
董溫琪通過多年的橫征暴斂而聚得,秘瓊殺他全家,據為己有;範延光又殺秘瓊全家,財寶再度易主。如今,範延光帶著它們招搖過市,惹人眼紅。
有一個人就非常覬覦範延光的姬妾、財寶,這人就是範延光的老冤家——楊光遠。
二人是新近結仇,即河東戰爭。當時,石敬瑭在河東謀反,楊光遠奉命協助張敬達進攻太原,範延光、趙德鈞奉命前來支援,楊光遠與範延光是戰友,擁有共同的敵人石敬瑭。
然而楊光遠首戰失利,與張敬達一起被反包圍在晉安寨;範延光與趙德鈞卻都心懷鬼胎,遲遲不肯支援晉安寨,對楊光遠是袖手旁觀。楊光遠殺張敬達而降契丹,這才撿回一條命,背上了叛徒的罵名,因殺害張敬達而遭昔日同僚們歧視、排擠,始終抬不起頭。
見死不救,其一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