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石敬瑭的掙紮6(2 / 2)

安彥威回答說:“陛下是為了天下黎民蒼生,才用卑微的態度、豐厚的禮物侍奉他們。我怎麼敢說有委屈!”

這就是高情商的回答,陛下是為了天下蒼生而裝孫子,陛下一個人跪下了,全國人民站起來了,而全國人民卻還指著陛下的脊梁骨大罵“狗漢奸”……

兩句話把石敬瑭感動地稀裡嘩啦的,“知音難覓!”

這則故事也說明,即便沒有契丹的強勢乾涉,石敬瑭在選拔任命官員時,特彆是封疆大吏的任命,也要傾向於“親遼派”。

而契丹對於後晉內閣的乾涉,不僅僅局限於“打招呼”,有時候是直接“越級”行使人事任免權,即由契丹直接任免後晉的官員,不經過石敬瑭,更不經過後晉吏部。

例如馮道、劉昫等出使契丹,為耶律德光、述律太後呈獻尊號,耶律德光就降製,加馮道守太傅、劉昫守太保,其餘隨行官員亦有封賞。

直接剝奪人事任免權,這是對後晉主權的嚴重踐踏!

2.2.2染指地方

除了乾涉後晉政權的組閣,耶律德光還想進一步侵吞河北地區的土地。

天福四年(939),石敬瑭將定州義武軍節度使皇甫遇移鎮到潞州昭義軍。有關這次移鎮,背後牽扯著石敬瑭時期影響最為嚴重的政治事件,後文詳敘。

定州剛剛出現空缺,契丹爸爸就派人給石敬瑭捎話了:“請按照契丹禮法,讓王威同誌主持定州工作。”(請使威襲父土地,如我朝之法)

這位王威,是王處直的幼子,當年王都囚父篡權時(921),逃亡到契丹。他的“威”字應該寫作“威阝”,王處直、王處存兄弟的子侄輩兒的名字都是“阝”字旁的單字,如王都、王鬱、王郜。

順便一提,這就是前文送“烏古良馬”的那次“契丹遣使來聘”。

所謂的契丹禮法,也就是遊牧民族傳統。與農耕文明的“嫡長子繼承製”有所不同的是,遊牧民族習慣以幼子繼承家業。而王威恰好是前定州義武軍節度使王處直的幼子,所以耶律德光以此為由,提出要王威來繼承先父的家業。

王威在契丹生活了整整十八年,早就被契丹人改造成了“精遼分子”。耶律德光讓王威做定州節度,實際是讓王威做地區代理人,把定州義武軍作為契丹人的傀儡,從而輻射整個河朔地區。

在得到了“幽雲十六州”之後,契丹內部進行了重大的行政改革,將幽州升格為“南京”,將雲州升格為“西京”。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