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裝孫子的兒子(2 / 2)

遼太宗耶律德光也很清楚這個道理,他的皇帝寶座並不牢靠,防哥防弟防親娘。

耶律德光對耶律倍的監視是非常嚴密的,耶律倍被先帝任命為東丹王,鎮守東丹國(原渤海國),而當他來京城奔喪的時候,就被耶律德光扣在了首都,這一扣就是近五年之久。

在此期間,耶律德光經常到耶律倍的住處做客。一般來說,皇帝駕幸某臣子私宅,有兩種不同的解釋:要麼是非常信任,要麼是非常不信任。

耶律倍顯然屬於後者,耶律德光以探望、做客之名,行監視之舉。

在《遼史·太宗本紀》中,曾密集記錄了“幸人皇王第”的時間和次數,真的跟上班打卡一樣。除此之外,耶律德光還經常拉著哥哥一同遊玩宴飲,或者拜謁太祖廟。

總之,堅決不能讓耶律倍離開自己的視線。

在扣留耶律倍期間,耶律德光命大將耶律羽把東丹國的百姓大量遷往東平,並升東平郡為南京。很多東丹國百姓因此逃入女真、新羅。

在軟禁了近五年之後,耶律倍終於回到了東丹國封地。然而耶律德光立刻給他派來貼身保鏢團(置儀衛),予以24小時監視。

這日子沒法過了,過了半年多一點,耶律倍終於棄國遠走,浮海投唐。

耶律德光成功逼走了各個耶律倍。但他還有個弟弟,耶律李胡。

其實我們尋根問底,耶律李胡的威脅還是應算在述律太後的頭上。在耶律德光即位之後,述律太後就讓耶律德光立三弟耶律李胡為皇儲——皇太弟,兼天下兵馬大元帥。以國家法律的形式指定耶律李胡為皇位繼承人。

這通操作令人匪夷所思。耶律德光剛剛三十來歲,身強力壯,血氣方剛,何必急於指定接班人?同時期的李嗣源都六十多了,也不願指定李從榮為皇太子。

實際上述律太後的意思就是想讓小兒子耶律李胡即位,耶律德光隻是一個戰略緩衝,一個小小的過渡。後文我們還會詳述耶律李胡之為人,以及為什麼述律太後執意要讓他即位。

耶律德光惹不起母親述律太後,不能采取對待哥哥的辦法來對待弟弟。於是,耶律德光隻能竭力地討好母親,希望能改變母親的態度。

比如,耶律德光剛一即位,就為母親建造“斷腕樓”,刻石立碑,把母親打造成是因丈夫死了而大為哀傷,以至於砍下手腕表達悲痛,簡直是天下第一貞潔烈女,故建樓立碑,永世傳頌;

再比如,在母親出生的家鄉立碑紀念,“應天皇太後誕聖碑”;

再比如,把母親的生日定為“永寧節”,全國放假三天,普天同慶;

再比如,每當母親生病厭食,耶律德光就主動絕食相陪,母親不吃東西,他絕對不敢吃東西;

再比如,他會畢恭畢敬地服侍在母親左右,軍國大事全由母親決斷,而一旦他的某句話惹母親不高興了,隻要母親看他一眼,他就會嚇得倒退著滾出去,除非母親傳口諭召見他,否則他再也不敢貿然進去礙母親的眼……

總之,按照傳統的“孝道”來看,耶律德光這個兒子堪稱孝子的典範,真能裝孫子!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