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李從珂登基1(2 / 2)

等喘勻了氣,馮道再次要求盧導起草勸進表,而盧導固執如初。李愚也明確表示支持盧導,指著腦袋對馮道說道:“盧導說的對呀,我們都是罪人,罪孽比頭發還要多!(擢發難數)”

這位李愚在很早之前就出過鏡,第一次是唐昭宗遭遇“少陽院政變”,被宦官劉季述等人囚禁,當時李愚致信韓建,請他起兵勤王;後來在後梁朱友貞朝廷任職,因不肯趨炎附勢,不向朱友諒跪拜,而被貶出朝廷;

“莊宗入洛”,聞其名而征之,累升至翰林學士,後隨李繼岌、郭崇韜伐蜀。當時很多人主張步步為營,緩慢推進,郭崇韜問計於李愚,李愚則建議風馳電掣,向蜀地發動閃擊戰,必能勝利,郭崇韜采納了李愚的建議,事實也與他的推演如出一轍;大軍就要入蜀時,判官陳乂稱病不前,臨陣退縮,李愚當即下令將其斬首,此後再也無人敢遲滯停留,蜀平後,李愚官升中書舍人;

明宗入立,以平蜀的任圜為宰相,任圜與李愚素善,多次在安重誨麵前推薦李愚,說李愚德才兼備,是個人才,然而當時孔循不願看到前朝伐蜀勳舊勢力的壯大,於是忽悠著安重誨提拔崔協。

幾年後,李愚終於官升宰相。

李愚自幼便有神童之美譽,才學卓越,性格正直剛烈,為官清正廉潔,不懂人情世故,不會圓滑處世,恥於攀附權貴,典型的大儒,也因此經常遭受排擠。

在唐末,他不向宦官集團、藩鎮(朱溫)低頭;在後梁,他不向朱友貞、“外戚幫”低頭;在後唐,他不向安重誨、孔循低頭。

而他之所以能夠當上宰相,完全是因為他的真才實學,紮實的學問和高尚的品質。他做了半輩子的“北漂”,即便當了宰相,他還是租房子住,而且是那種最廉價、最簡陋的招待所。

某次生病,病得比較嚴重,李嗣源就派宦官去他家中看望。結果那宦官是哭著回去的。

窮啊,太窮了!就沒見過這麼窮的官兒!據宦官奏報,說李愚的住所真的是“家徒四壁”:空蕩蕩的一間屋子裡,隻有一張破床,床上隻有一領破氈子,破氈子裡隻有一個病老頭,病老頭的旁邊站著一個驚呆下巴的宦官……除此之外,屋子裡再也沒有其他物件。而且房子還是租的……

誰也不會相信,這是帝國宰相的家!

李嗣源歎息良久,詔賜李愚一百匹絹、一百貫錢、十三件家具。

李愚非常看不起馮道的為人,特彆是勸進表的主張,於是他針鋒相對,當場辯駁,這就是李愚的性格。

由於李愚對馮道的鄙視,還使得一個詞語流傳至今,這便是“親家”。“親家”一詞最早出現在唐朝,當時隻局限於皇親國戚的聯姻。馮道與劉昫就是兒女親家,每當李愚在工作中翻檢出馮道的失誤,就會拿給劉昫過目,並對他說“瞧您親家翁乾的好事!”

“親家”如同“朕”一樣,是皇家的專用名詞,李愚卻故意用在馮道身上,故意惡心他。卻沒想到被他這麼一用,這個詞也就逐漸在民間興起,直至今日,民間普遍使用“親家”一詞。這算是李愚給中國傳統文化帶來的貢獻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