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派”打壓“從龍派”,惹得李從厚很不高興,而打擊“後宮派”、“秦王派”等則會收獲李從厚的好感和支持,特彆是對“實力派”的削藩行動。
有皇帝的撐腰,這也是促使“火箭派”能夠迅速開團的重要原因。
皇帝支持朝官削藩,像不像唐昭宗的手筆?李從厚沒能從唐昭宗身上汲取教訓。人們從曆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無法從曆史中學到任何教訓。
自李嗣源病重以來,李從珂多次派妻子進宮伺候,打探宮中消息,李嗣源駕崩後,李從珂聲稱患病而不來京師奔喪,很明顯,這是李從珂對中央不信任,不敢貿然前往這塊兒是非之地。而李從珂的兒子李重吉在禁軍序列,身居控鶴軍總司令,握有兵權,且在“李從榮謀反案”中立有大功。
於是,“火箭派”就拿李重吉當突破口。首先將李重吉外放為亳州團練使,排擠出中央朝廷,剝奪其禁軍兵權;李從珂的一個女兒李幼澄剃發出家(惠明大師),在洛陽當尼姑,“火箭派”把她請進宮裡,軟禁起來,扣為人質。
兒子有功不賞、反被外放,已經出家的女兒被扣為人質……李從珂明白了,他即將被套路,下一步,要麼是移鎮,要麼是宣召入宮。
就在“火箭派”和李從厚要按照套路往下進行的時候,一天之內連續遭遇兩件異象:
先是李從厚在經過興教門的時候,突然有一隻老鷹從天而墜,黑鷹墜落,死在李從厚麵前;隨後刮起狂風,陰雲密布,白天猶如黑夜。
李從厚是公元933年12月登基,當年並未更改年號,仍沿用了“長興四年”,春節後,正月初七才改元大赦,改“長興五年”為“應順元年”(934),這個年號起的非常實在,應順,應該很順。
所以,黑鷹墜落、“大風晦暝”都無所謂,削藩應該會很順利的。
應順元年(934)2月9日,後唐中央下達了一係列重大人事調動命令:
調李從璋為鳳翔節度使;調鳳翔節度使李從珂為河東節度使;調河東節度使石敬瑭為鎮州節度使;調鎮州節度使範延光為魏博節度使;調魏博節度使孟漢瓊回中央。
李從璋——李從珂——石敬瑭——範延光——孟漢瓊,向右轉,齊步走。
這幾個人中,李從璋是撬棍,範延光是工具,而李從珂、石敬瑭、孟漢瓊才是“火箭派”真正用意。讓他們互相移鎮,離開自己的老巢,特彆是宦官孟漢瓊,直接召回皇宮軟禁。
想得真美。
如此重大的人事調動,居然沒有發布皇帝的正式詔書,而隻是用樞密院的名義。也就是說,朱弘昭、馮贇繞過了皇帝,自行給各軍鎮下達的命令,程序不合法。
不出意外的,李從珂率先抗命。而這也似乎在“火箭派”的預料之內,他們立刻按照劇本上演了第二幕:武力征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