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如果門衛拒絕通報,“來啦?自己走進去吧。”那就等於告訴你,主人根本不待見你,你不受歡迎。不通報、不知會,訪客是很丟麵子的,是要被廳上的其他客人嘲笑譏諷的。
劉瓚紅著臉,低著頭,終於走進了王府大廳,卻發現大廳裡空無一人。因為李從榮正與那些阿諛諂媚之徒聚集在後府或後花園,故意晾著劉瓚,讓他一個人在大廳裡坐冷板凳。更過分的是,到了中午吃飯的時間,根本沒有劉瓚的工作餐。
身為李從榮老師的劉瓚,他的工作就成了每個月來王府餓一天。
對待自己的老師尚且如此,可見李從榮“禮賢下士”的真實麵目了。
同年(933)5月,李嗣源封養子李從珂為潞王。
朝中的文武百官、正直之士越來越看不慣李從榮的所作所為,而落魄失意的政治投機分子,則馬不停蹄地向李從榮靠攏,唯恐不能分到一杯羹。這其中,就有一位失意的政客——何澤。
何澤跟宰相趙鳳是好朋友,也常把自己打扮成直言敢諫的讀書人形象。趙鳳被提拔之後,何澤多次找趙鳳疏通關節、托關係走後門。漸漸地,趙鳳認清了何澤的真麵目,開始厭惡他,疏遠他。
後來,何澤被任命為太常少卿。可在當時,這項任命還隻是內部商討的初步結果,並未正式發布任命狀,而事先得到“小道消息”的何澤卻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悅,於是提前上疏謝恩陳情,落款竟然就使用了這個官銜。
組織上還未公示,你就自封了,嚴重違規。於是,李嗣源責令相關部門(中書)調查此事,處理結果就是以“太常少卿”的名義責令退休。
何澤欲哭無淚,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來了高官厚祿,一天班兒沒上就光榮退休了。
如今,何澤見李從榮勢頭強勁,料定他必然承繼大統,於是轉而主動舔菊李從榮,直接上疏李嗣源,請求早日立李從榮為太子,明確皇位繼承人。
李嗣源見到這封奏章,忍不住哭泣流淚。因為他前些日子到九曲池避暑,突然“風毒暴作”,然後“聖體不豫”。
九曲池是個被詛咒的皇家園林,朱溫在此屠殺了大批唐朝皇族,屍體丟入九曲池。後來,朱溫在九曲池上泛舟消遣,禦舟毫無征兆地突然傾覆,朱溫落水,隨後就“不豫”。如今李嗣源又在此染病“不豫”。
老皇上重病,臣子上疏請立太子,很不吉利。特彆是在暗流湧動的李嗣源末年,對於風雨飄搖中的李嗣源來說,這是“逼宮”。
李嗣源百感交集,憤怒、恐懼、無助、悲傷,都化做淚水,噴湧而出,“文武百官逼我立太子,看來,我要回老家養老了!”
一個退休的何澤,十足的小人物,他的上疏卻蘊含著巨大的能量,顯然,在這封奏章的背後,也有幕後黑手的參與,何澤隻是一個大人物利用的棋子而已。
在幕後黑手的施壓下,李嗣源不得不召集宰相、樞密使等高級官員,認真研究討論立太子一事。
而當李從榮得知朝廷在討論立他當太子的時候,詭異的一幕出現了:李從榮找到李嗣源,堅決反對立自己當太子。
這是什麼騷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