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蜀地姓孟(2 / 2)

趙季良恭維道:“非為人和,蓋天時也!他若不去,您怎麼能來啊?”

孟知祥得意地“哈哈”大笑。

天意,可不就是天意嘛!

據記載,蜀人打球,一擊而入洞者,稱為“猛入”或“孟入”;前蜀的宮殿上都刻著總工程師的名字,“孟德”,諧音就是“孟得”;前蜀國舅徐延瓊在成都建造了一座富麗堂皇、極度奢華的彆墅,王宗衍看後,在牆壁上題寫一個“孟”字,意為“辣雞”、“SB”,徐延瓊則將其認真裝裱供奉,李繼岌進成都後,住在王宗衍的宮殿,隨軍而來的孟知祥則住在徐延瓊的這個彆墅,當他看到被認真裝裱的“孟”字,就對隨從戲謔道:“這小子是怎麼預見到由我來接任的?”

等等等等,總之,孟知祥集團找出來千萬條理由,證明孟知祥當蜀地之主是天意。

孟知祥接受了後唐王朝的冊封,以“蜀王”的身份治理蜀地,擁有著“墨製”下詔的權力,蜀地距離正式獨立建國隻有一步之遙。

孟知祥隻需靜靜地等待,等待後唐朝廷“蜀國王”的冊封,合理合法地封邦建國,這是最穩妥的辦法。

如果等不及,還可以“自立”,但自立的弊端遠大於其時間上的優勢。因為自立就代表著孟知祥“名不正、言不順”,失去了法統根基,否認後唐,就等於否認自己,手下諸將就可以高舉忠君愛國的旗號來反對他。

前蜀、淮南等都是“自立”,前提是他們的開國之君已經在這片土地上深耕多年,擁有深厚的統治基礎,可以抵禦一般的風浪。孟知祥剛來沒幾年,而且除了西川外,東川等領土都是近期剛剛到手,根基不穩,“自立”不是孟知祥的最佳選擇。

孟知祥的等待並不是遙遙無期的,如今的後唐正處於多事之秋。

說到這裡,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一下“五代十國”時期的這次短暫中興——“明宗盛世”,在這一時期,雄踞四方的創業一代們相繼辭世,總體進入到“二代治國”階段,例如中原王朝兩個最強大的敵人,內部的淮南和外部的契丹。

各大政治勢力都麵臨最高權力交接問題,忙於內亂,已經無法形成一股有效的反對中原王朝的力量。特彆是淮南,先是徐溫架空楊氏,繼而又被李氏(徐知誥)代徐;契丹先是忙於吞並渤海國,滅掉渤海國之後,正要乘勝南下,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卻突然病逝,隨後述律太後廢長立幼,引得契丹內亂。

總之,無人來搶兵線、無人搶野區,李嗣源得以猥瑣發育。而他總共兩次小試牛刀,打荊南、打蜀地,也全都敗北,向世人暴露了後唐中央朝廷的外強中乾。

現在,淮南、契丹等各方勢力也都順利完成了資源的再分配,渡過了內亂,開始謀求對外擴張,李嗣源的日子不好過了。

所以在兩川戰爭和兩川內戰之中,李嗣源才表現地處處妥協,軟弱退讓。隻要有更大的威脅存在,李嗣源就不得不繼續奉行綏靖政策,而這就是孟知祥等待“蜀國王”的機會。

他的機會很快就來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