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雞蹤橋之役1(1 / 2)

【雞蹤橋之役1】

孟知祥派騎兵總指揮潘仁嗣率三千兵入駐漢州。

董璋來勢洶洶,攻克漢州東鄰楊林鎮,俘虜鎮將武弘禮,士氣大振。

首戰失利,孟知祥憂心忡忡。

趙季良勸孟知祥“禦駕親征”,並分析說董璋這人其實根本不會打仗,隻知道魯莽躁進,把所有精銳都用為前鋒,所以往往開局很唬人,一頓操作猛如虎,然而他平日禦下無恩,將士跟他離心離德,如果我們用老弱病殘詐敗誘敵,然後精兵伏擊,一定能取得大勝。

趙廷隱表示讚成,並且說董璋這人輕而無謀,充其量是一名莽夫而已,早晚必敗,願為主公擒之。

孟知祥大喜,於是讓趙廷隱掛帥,率軍三萬,前往拒敵。

就在孟知祥為趙廷隱餞行的時候,快遞小哥送來幾封信,收件人分彆是孟知祥、趙廷隱、趙季良、李肇。

書信的內容就是告訴孟知祥,說這幾人都跟我董璋暗通款曲,暗中投降了東川,是我的高級間諜,所以他們才想辦法來前線跟我彙合,共謀大事,孟知祥,你完了。

孟知祥差點兒沒笑噴了,看來這些年我們欠蔣乾一個道歉,“蔣乾盜書”不是最白癡的,董璋比蔣乾還搞笑。

孟知祥把信件遞給趙廷隱,“董璋的信,你看看吧。”

趙廷隱看都不看,直接扔到地上,冷笑一聲,說道:“無非是離間計罷了,想讓主公殺了趙季良和我趙廷隱而已。”隨後向孟知祥磕頭辭行,毅然決然率領大軍奔赴前線。

望著趙廷隱遠去的背影,孟知祥喃喃道:“吾大事可成!”

李肇還在利州駐防,他也接到了董璋挑撥離間的書信。李肇根本不識字,拆開書信,皺著眉頭,假模假樣地讀了半天,然後對左右說道:“洋洋灑灑拐彎抹角,無非是讓我叛變罷了。”然而李肇的做法卻是腳踩兩隻船,他一方麵囚禁了東川使者,另一方麵卻真的按兵不動,以作觀望,隨時改變更換門庭。

董璋拿下楊林鎮之後,立即向漢州發動進攻,潘仁嗣兵敗被俘,漢州失陷。東川軍的士氣再次大振,董璋得意洋洋,認為西川孟知祥也不過如此,拿下成都,指日可待。

漢州位於濛江與雒水之間,濛江成為漢州與成都之間唯一的天險,假如東川兵一鼓作氣,跨過濛江,那麼成都保衛戰將很有可能上演。

濛江上的雞蹤橋,成為雙方爭奪的焦點,“雞蹤橋之役”將成為兩川內戰的重要轉折點,雙方高度重視。

孟知祥發揮他的優勢,拿出最擅長的技能——寫檄文,激勵己方士氣,瓦解敵方鬥誌,強調這是朝廷“叛徒”、國家逆賊——董璋發起的一場非正義侵略戰爭。

說得是慷慨激昂,文采飛揚。不知是由於過於激動,還是過於緊張,這篇檄文的開篇第一句就出現了筆誤,把“董璋”的“董”字誤寫為“重”字。

就在孟知祥還沉浸在尷尬之中的時候,掌書記李昊卻向孟知祥道喜,不僅自己道喜,還拉著其他幕僚一起向孟知祥賀喜。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