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劍門關失守(2 / 2)

但仔細分析就不難發現,孟知祥搶占的全是戰略要地,取得這幾個城池的控製權後,兩川勢力就能完全掌握戰爭主動權,做到進可攻、退可守,收放自如。

如果兩川兵由董璋來統一部署,那麼戰爭形勢一定是陷入到反複拉鋸、無腦硬剛的局麵中;而如果是孟知祥,則會對中央軍形成“關門打狗”之勢,先關閉巴蜀之地的大門,再回頭慢慢消化中央軍控製的城池據點,而門外的中央援軍隻能乾瞪眼。

中央援軍在石敬瑭的帶領下越過大散關,進入兩川戰場,對董璋和孟知祥的真正的考驗終於來了。

在這一回合的較量中,董璋的短視和孟知祥的前瞻性充分顯現。

中央軍主力避開劍門關的正麵,而是從往東南麵迂回包抄,繞到劍門關北麵,從南麵發起奇襲,一舉攻克劍門關,斬殺東川守軍三千人,生擒主將齊彥溫。階州刺史王弘贄更是率領一支偏師攻陷了劍州,然後主力部隊未能及時跟上,王弘贄隻好把劍州的糧草洗劫一空,然後放火焚城,對劍州進行了最大程度的破壞,隨後撤回劍門關。

與此同時,李嗣源下詔剝奪了孟知祥的一切官職爵位。都攤牌了,不裝了。

孟知祥得知劍門關失守,氣得直跺腳,“這個豬隊友,果然拖累我!”

孟知祥當機立斷,派李肇率領五千人自成都北上增援,臨行時告誡李肇,務必倍速前進,先控製劍州,隻要控製了劍州,就有翻盤的希望;派使節前往遂州,叮囑李仁罕一定要繼續圍困遂州,牽製住夏魯奇,不要使他與北麵的中央主力軍聯合;又調趙廷隱率一萬人自遂州北上,與李肇會師,駐防劍州;派李筠率四千人自成都北上,控製劍門關西側的龍州,據守險要,控製好兩川北大門。

董璋忙著與孟知祥搶奪勝利果實,消化東部城池,卻忽略了最最重要的劍門關和整個的北部防線。

形勢危急,孟知祥顧不上與董璋之間的微妙的默契了,等不及東川兵北上,就派出多路大軍北上,搶奪重要據點。

董璋也被劍門關失守的消息嚇傻了眼,急忙率軍從閬州出發,向著劍州挺進。

當時是農曆十一月,天寒地凍,蜀卒畏懼嚴寒和朝廷大軍,遲遲不肯出發北上。趙廷隱流著淚向大家喊話:“此時此刻,我們彆無選擇。一旦中央軍越過龍、劍二州,你們的妻子兒女都會成為奴隸!”大家這才振奮精神,跟隨他北上。

中央大軍來勢洶洶,旗開得勝,剛進蜀地就拿下劍門關,眼看兩川叛軍就要灰飛煙滅,在這關鍵時刻,又是兩個小人物成功改寫了曆史。

這兩人就是低級軍官龐福成、謝鍠,二人此前奉命率部駐紮在距離劍州約70裡的來蘇村。當他們聽說劍門關失守後,就商量道:“如果中央軍占據了劍州,那麼兩川就會陷入極大的被動。我們要有所動作了。”

於是,二人率領本部兵馬一千人,抄小路奔赴劍州。

二人剛剛抵達劍州,就遇到了一萬多中央軍。當時,天色已晚,二人商議道:“敵眾我寡,懸殊太大,如果等到天亮後正麵硬剛,我們肯定會全軍覆沒。所以,必須出奇製勝!”

在夜幕的掩護下,龐福成率領數百敢死隊,悄悄翻越北山,慢慢逼近中央軍營地背麵,隨後突入營地,大聲呐喊;而謝鍠則率其餘人從營地正麵發起進攻。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