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後餘生的群臣怎會聽不懂太後的意思,爭先恐後地搶奪耶律德光的馬韁繩,而耶律倍麵前一個人都沒有。
投票結果:耶律倍0票,耶律德光全票當選。
這時候,述律太後攤開雙手,露出無奈的表情,“瞧,不能怪我獨斷專行吧?這是群眾的呼聲。那我隻好勉從眾議了。”
在述律太後的大力支持下,耶律德光終於登上皇帝寶座,史稱遼太宗。
當上皇帝後,耶律德光最不放心的,就是自己的大哥耶律倍,將其視為眼中釘、肉中刺。將東丹國的東平郡(今遼寧省遼陽北)作為遼南京,把耶律倍遷往居住,並且把東平的老百姓全部遷出,還給耶律倍指派了衛隊,用以貼身監視。
整個的遼南京,就成了耶律倍的私人監獄。
隨後,耶律德光不斷地修改行政區劃,縮小東丹國的領土麵積,減少境內人口。費儘心思地削弱東丹國實力。
耶律倍也極儘全力地展示自己的乖巧順從,命東丹國翰林學士王繼遠撰寫《大東丹國建南京碑》,為當今聖上耶律德光同誌歌功頌德,表達自己對大契丹的赤子忠心,又在醫巫閭山的山巔之上修建一座藏書樓,藏書達萬卷。
為了表明自己絕無貪戀皇位之心,耶律倍一心隻讀聖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不惜花費重金,派人到中原地區高價購買書籍,正是由於耶律倍的苦心搜集和保管,才使得大量珍貴典籍得以保存,為中國文化的傳承做出了突出貢獻。
除了讀書寫字,耶律倍還以繪畫進行消遣,而他的繪畫水平也達到了藝術的巔峰。後世著名的“藝術家皇帝”宋徽宗,酷愛書法繪畫,其在位期間編纂了《宣和畫譜》,其中就有明確記載,說宋朝皇宮秘府中共收藏了耶律倍的15幅畫作。能得到宋徽宗的肯定,足見耶律倍繪畫功底之深厚!
時至今日,耶律倍的畫作真跡也被各大博物館收藏,例如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的《騎射圖》;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射鹿圖》、波士頓美術館的《東丹王出行圖》、《番騎圖》等。
可即便如此,耶律德光還是對他念念不忘,時不常地派人來請按問好。名為探望,實為監視,與他的衛隊親兵一樣。
也許,隻有死人是讓人最放心的。
耶律阿保機宅心仁厚,曆經三次“諸弟之亂”都不忍心將弟弟們殺掉;耶律德光同樣也不忍心對哥哥耶律倍痛下毒手。
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耶律德光的猜忌讓耶律倍如坐針氈,生不如死。
後唐李嗣源得知這個情況後,非常高興,派使節持書渡海,秘密聯絡耶律倍。先對他的不幸遭遇表示遺憾和同情,並且鑒於兩國長期以來的友好關係,鄭重向他發出邀請,歡迎他蒞臨後唐,指導工作。
兩國長期以來的“友好關係”是有目共睹的,好到打成一片,我們就不予置評了。那麼李嗣源為什麼要主動為耶律倍提供政治避難呢?這其中當然蘊含著李嗣源的政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