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專治各種不服(2 / 2)

高季昌冷冷一笑,對大謀士梁震說道:“他這是怕我跟前蜀聯合罷了。”

不久之後,李存勖伐蜀的消息傳來,高季昌忍不住“哈哈”大笑,無比得意地對左右說道:“我是騙李存勖的,沒想到他竟然真的上當啦!”

在伐蜀戰爭中,主力部隊是李繼岌、郭崇韜率領的後唐伐蜀遠征軍,繞道鳳翔南下入蜀;另一支則是由高季昌掛帥(西川東南麵行營招討使),李存勖詔令他出兵攻打夔、忠、萬、歸、峽五州,並同意將這些地盤劃撥給荊南(前提是您打下來,“令自取之”)。

這完全是高季昌的如意算盤嘛!

高季昌早就想收複夔、忠、萬等州,也曾出兵武力征討過,但被前蜀大將張武分分鐘教他重新做人,荊南的“無敵艦隊”敗得一塌糊塗,從此不敢招惹前蜀。

如今,高季昌忽悠著李存勖大舉伐蜀,為自己吸引火力,荊南就能狐假虎威收複這些地盤,然後李存勖的主力部隊陷入兩川戰爭泥潭無法脫身,荊南從此壯大……高季昌做夢都能笑出豬叫。

然而現實情況卻與高季昌的劇本截然相反,讓高季昌始料未及:伐蜀大軍隻戰三泉,隨後一路傳檄而定,幾乎兵不血刃,前蜀直接投降,耗時不到兩個月;而他的部隊卻又被張武重新教做人,大敗而歸。

在這場滅國之戰中,前蜀唯一一場勝利,就是來自東南部戰場,張武將荊南的“無敵艦隊”幾乎全殲,荊南伐蜀部隊總司令——高從誨(高季昌長子)狼狽逃回。

前蜀大將張武早就對荊南有所防備,發明了著名的“鎖峽”戰術,其實也是很常見的一種套路,即在長江裡埋設大量巨大的鐵鏈,兩端在兩岸隱藏,使用大絞盤控製,一旦水麵艦隻進入埋伏區域,兩岸的士兵立刻轉動絞盤,鐵鏈從江底升起,使得艦隻進退不得,然後兩岸伏兵萬箭齊發、矢石齊下。

荊南高季昌之前已經吃過“鎖峽”的虧了,不過他記吃不記打,再次被套路。

在前蜀大元帥王宗弼宣布投降後,張武才向李繼岌提出投降,“我降唐不降荊南,否則不如讓我死。”於是,夔、忠、萬等州就回歸了後唐版圖。

當前蜀滅亡的消息傳到荊南的時候,高季昌正在吃飯,如聞晴天霹靂,當場就愣住了,連手裡的筷子掉到地上都不知道。

高季昌神情恍惚了大半天,才逐漸緩過神來,震驚、後悔、恐懼……高季昌深受打擊,歎息道:“哎!這是我的錯啊!我還以為成功騙了李存勖,哪兒想到竟然是把自己的命交到了李存勖手中!”

史籍記載高季昌原話是“是老夫之過也!倒持太阿,授人以柄,奈何?”

後半句沒爭議,就是把自己的命運交給彆人的意思。爭議的關鍵點是前半句,“老夫之過也”,這個“過”到底是什麼意思。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