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孔循與鄭玨(2 / 2)

關於這位王德妃,我們後文還會詳述。孔循走了她的關係,終於促成了自己的女兒與皇子李從厚的婚事。

安重誨得到消息後,恍然大悟,自己被最信任的“好兄弟”出賣,怒不可遏。姓孔的,你欺騙了我的感情!

不出三天,孔循就被任命為許州忠武軍節度使,逐出朝廷。不久之後又移鎮滄州,最終死於滄州,享年48歲。

有道是人算不如天算。孔循不惜得罪當權者安重誨,也要把女兒嫁給皇子李從厚,幾年後李從厚果然接了李嗣源的班,成為後唐第三任皇帝,他的女兒也成為了李從厚的皇後,然而李從厚僅僅在位五個月,就遇政變身亡,孔氏連同四個兒子也被殺害。

鄭玨

“歇後鄭五”之族孫,與“十九”特有緣,後梁即將滅亡時,獻出一計,說我們可以拿著傳國玉璽去敵營詐降,眾人問他詐什麼,他很認真地回答“我也不知道”,當時滿朝文武正與朱友貞抱頭痛哭,被鄭玨老先生一句話逗得哄堂大笑。

李嗣源拜任圜為相之後,安重誨欲另求一人做宰相,以分任圜之權,便問計於孔循。孔循立刻推薦了幽默詼諧、老廢物鄭玨,推薦理由是鄭玨在後梁時就擔任宰相,具有豐富的工作經驗,而且出身良好,大唐宰相鄭綮之族孫,性格謹慎持重,有長者之風,用他準沒錯。

安重誨深以為然,於是奏請以鄭玨為宰相。

權臣總喜歡推薦廢物當高官,“勢孤易製”,這樣,自己就可以超越職權,獨攬朝政了。這是孔循推薦鄭玨的原因。

拜相之後,鄭玨延續了他的工作風格,即“碌碌無所為”。啥事兒也不乾。準確的說,是好事不乾,壞事倒做了兩件:

一是抱緊孔循的大腿,亦步亦趨。安重誨、孔循與任圜爭權奪利,任圜推薦李琪,而安重誨、孔循則推薦崔協,於是鄭玨也積極排擠李琪,盛讚崔協。

二是延續了荒誕、無恥的搞笑作風。李嗣源剛剛稱帝沒多久,就東幸汴州,六軍將士們拖家帶口,隨聖駕由洛陽搬到汴州,還未等安頓下,李嗣源又心血來潮,想要駕幸魏州,消息一出,軍士們怨聲載道,眼看就要有嘩變的危險,而李嗣源卻不以為意。

鄭玨揣測聖意,盛讚北幸魏州的偉大、光榮、正確……端明殿學士趙鳳找安重誨,分析利害,極言萬萬不可北幸魏州。安重誨及時醒悟,於是趕緊勸諫李嗣源,才使李嗣源放棄了這個危險的想法。後世學者均認為,如果李嗣源這次一意孤行,非要北幸魏州的話,恐怕李嗣源的時代也就此終結。

對於取消北幸魏州,此前表示堅決擁護的鄭玨同誌,“而玨又稱讚之,以為宜罷”。不要臉。

後來孔循失勢,被免了樞密使,鄭玨大為驚恐,於是以年邁體虛、百病纏身為由,堅決辭職,李嗣源誠懇地予以挽留,三次駁回其退休請求,最終,鄭玨同誌第四次上章乞骸骨,終於以左仆射退休,賜鄭州莊園一座。死後追贈司空。

而他之所以能夠善終的原因,並不是他急流勇退,而是他真的百無一用,即便在相位時,也是彆人的傀儡,是核心權力層的搞笑擔當,無公害產品。前文說過,凡是不掌握實權,又知進退之人,才能真正做到明哲保身、得以善終。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