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葬禮上假哭一通之後,豆盧革的臉上再也掩蓋不住欣喜的笑容了,屁顛兒屁顛兒回到家裡,再也不出門了,因為怕錯過迎接升遷的製書,就像在家裡等待錄取通知書的考生一樣。
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三天過去了……朝廷似乎已經把他遺忘。豆盧革大敞大門,穿著盛裝,在庭院裡走來走去。
在此之前,豆盧革早就提前把自己升遷的喜訊散發給了親朋好友,請大家來歡送他高升。如今,親朋好友攜帶禮物齊聚庭院中,除了欣賞他的時裝秀,就是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大人,您不是升官了嘛,敢問現居何位?”
“是啊,哪裡高就了?”
問得豆盧革心煩意亂,“再等等,再等等。”
後來,親朋好友們都勸他去朝廷裡打聽一下消息。
於是,豆盧革厚著臉皮,找到了李嗣源身邊的大紅人——安重誨,“您瞧,先帝也入了土了,紙錢也燒了,念經的和尚也撤了……我是不是也該回朝廷裡邊,給大家幫幫忙了?”
安重誨為人耿直剛烈,很有郭崇韜的影子。實不相瞞,我在初讀這段曆史的時候,就把郭崇韜與安重誨混為一人,二人有很多相似之處,有關安重誨的人物分析、政治鬥爭,我們回在後文詳細展開,在此隻是一筆帶過。
他耿直,所以他非常厭惡豆盧革、韋說之輩,他剛烈,所以他不會給豆盧革留任何情麵,不會放過任何一個羞辱他的機會。
安重誨把臉一拉,當眾對豆盧革說道:“你不是掛職山陵使嗎?不好好看墳守墓,沒有皇帝詔令製書,擅自來中央,難道是不把皇帝放在眼裡嗎?難道是認為我們沙陀人好欺負嗎?”
一句話把豆盧革嚇得半死,趕緊認錯賠罪,夾著尾巴倉皇滾蛋。
安重誨的這句話不僅僅是出於私人情感的宣泄,而是一種明確的政治信號。朝中文武百官立刻GET到了朝廷的最新風向標,接下來的事情,就不勞安重誨和李嗣源費心了,手下人都很精明。
一味地唱讚歌,高呼萬歲萬歲萬萬歲,隻是最低級、最入門的溜須拍馬;而揣度領導心思,主動去做那些領導想做卻不方便做的事情,才是進階版。比如安重誨、霍彥威擅殺親王。
弱勢的李嗣源入主洛陽之初,離不開豆盧革、韋說這種“漢奸”、“帶路黨”的擁護,而隨著各項工作步入正軌,一些舊有的遺毒就要被適時地鏟除了。所以拿掉豆盧革、韋說隻是時間和方式的問題。
安重誨對此有清晰的認知,現在,他明確地釋放出了這種信號,開啟了李嗣源時代第一次政治鬥爭——“收割蘆葦”運動。
在這場運動中挺身而出,勇做先鋒的,是諫議大夫蕭希甫(音近同“小媳婦”)。
“小媳婦”這人非常有意思,有的史料說他“有正諫之望”,因此遭豆盧革排斥。乍一看,豆盧革是奸臣大壞蛋,而“小媳婦”是直言敢諫的清廉君子。然而曆史真相絕不是這麼一句話就能準確概括的,展開來看的話,“小媳婦”還真算不上什麼正人君子,甚至可以說是道德敗壞,不忠不孝、無情無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