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後者看似柔弱,卻因此得以長久。關於“有”和“無”的爭論,老子已經用了一本《道德經》來詳細闡述。
郭崇韜與芸芸眾生的選擇並無太大區彆,他也選擇了走第一條路。
郭崇韜最初為李克修帳下文職人員,李克修坐鎮潞州時,郭崇韜就以乾練、廉潔而著稱;李克修死後,李克用任命他當初級禮賓官(典謁),負責迎來送往之事,臨事機警,應對可觀;李存勖襲位後,非常器重他,屢屢提拔,開始接近核心權力圈。
後來,郭崇韜與孟知祥、宦官李紹宏一同進入到決策層(中門使),正式進入河東集團核心權力圈。這一次提拔,讓郭崇韜品嘗到了權力的甜頭,從此對權力逐漸成癮,對權力越來越依賴。也正是這一次提拔,讓他遇到了人生中的貴人——孟知祥。
在這“中門使三巨頭”中,孟知祥的背景最深、關係最硬,他的父親叫孟道。提起孟道,也許無人知曉,但提起孟道的兩位兄弟,來頭就大了。孟道是兄弟三人:孟方立,孟道,孟遷。
“黃巢之亂”時,孟方立通過兵變成為昭義軍節度使,占領昭義地區近10年。李克用開啟擴張之路,首先就拿昭義地區開刀,孟方立懼而自殺。
孟方立死後,三軍推戴其三弟孟遷繼任昭義軍留後。孟遷求援於朱溫,抵抗李克用。當時朱溫也在向東擴張,正與徐州時溥纏鬥,而且魏博羅弘信拒絕向朱溫提供借道過境服務,汴州方麵僅投送來王虔裕率領的三百兵。孟遷自知不敵,於是逮捕王虔裕,作為投名狀納款於李克用。
後來汴將氏叔琮圍攻太原,孟遷叛晉降汴,跟隨氏叔琮大軍回歸汴州。朱溫惡其反複無常,將孟遷誅殺。
這位孟知祥,就是孟方立和孟遷的親侄子。
孟知祥的妹妹,嫁給了李克用的弟弟李克寧,生下一子,名為李存瑰;而孟知祥的妻子,則是李克用的侄女(李克讓之女),也有的史料記載說是李克用的女兒,總之……亂了輩分,從孟家論起來,孟知祥與李克用平輩兒(妹嫁克寧),從李家論起來,孟知祥又比李克用矮一輩兒(娶克用女)。反正是親上加親。
再看宦官李紹宏,是李存勖的心腹爪牙,原名馬紹宏,李存勖賜之國姓。李紹宏的名字也散見於各種陰謀和爭鬥中,隻需知道他是李存勖最信任的宦官之一就行。
可以看得出來,在這“三巨頭”中,隻有郭崇韜是個無背景、無關係的三無產品,因此也是三人中職位最低、權力最小的。
“胡柳陂之役”,幽州盧龍軍節度使周德威陣亡,李存勖派心腹宦官李紹宏去往幽州主持工作,“三巨頭”的工作基本就落在了孟知祥的身上。權力是原罪,任何掌握權力的人都會成為一部分人眼中的獵物,掌握的權力越大,對獵人的吸引力也就越大,此前的中門使吳珙、張虔厚皆是因遭讒言而無罪被殺,李紹宏被調走後,孟知祥獲得了更大的權力,而他卻開心不起來,深怕自己會重蹈吳、張的覆轍。
因為孟知祥的妹妹嫁給了李克寧,孟知祥因此成為“李克寧謀反案”的驚弓之鳥,在河東政壇上隻能夾著尾巴做人,低調低調再低調。
於是,孟知祥高風亮節,主動要求辭職、外放,他的妻子也在曹太後麵前哭訴。於是,李存勖批準了孟知祥的離職請求,但有個附加條件,那就是幫忙推薦一個足以頂替他工作的合適人選。
孟知祥不假思索地向組織隆重推薦了郭崇韜同誌,為郭崇韜打開了一扇可以施展才華抱負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