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前蜀亡國(2 / 2)

在前蜀最危急的時刻,王宗弼發動政變,並向後唐獻城投降。然而王宗弼的所作所為都是在維護自身利益,他沒必要更沒可能真心效忠於後唐。

其實這也無可厚非,維護變節投降者的既得利益,也是統戰工作的重要一環,否則誰會棄暗投明?大家都是成年人,各取所需而已,何談感情二字。

王宗弼發動軍事政變後,第一時間對宦官集團舉起了屠刀,誅殺了宋光嗣、景潤澄、李周輅、歐陽晃等宦官,把人頭裝進木匣,打包送給李繼岌,說他們是禍國殃民的大壞蛋,前蜀就是被這些大閹人搞亂的,他們迷惑君王,罪不容赦。

隨後,王宗弼又將成都府尹韓昭等阿諛諂媚之徒誅殺,人頭掛在鬨市示眾。

作為“養子幫”核心人物、“養子一哥”王宗弼在送出降書順表之後、在亡國前夕對宦官集團和無恥文人集團大開殺戒,展開政治清洗,顯然不是為了匡扶前蜀江山社稷,也不單單是尋仇報複,而是為自己撈取更大的談判籌碼,讓自己在正式投降之前掌握更多的實權,以換取投降之後相應的待遇。

宋光嗣和韓昭分彆是宦官集團和文官集團的領軍人物,掌握的政治資源最豐富,理所應當淪為王宗弼的獵物。隨後便順理成章地把鬥爭擴大化,王宗弼看誰不順眼,誰就是“蠱惑聖上”、“禍國殃民”的奸臣,一律誅殺。

其他權貴們全被嚇破了膽,如徐延瓊、潘在迎、顧在詢等,他們非常識時務,傾家蕩產,奉獻出了全部財產、美女,放棄了手中的全部權力,苦苦哀求王宗弼饒命,這才免於一死。

隨後,王宗弼派兒子王承班把王宗衍的姬妾、宮女以及各種珍玩珠寶分彆呈獻給郭崇韜和李繼岌,請求任命自己做西川節度使。

李繼岌並沒給王承班好臉色,指著他獻上的珍寶,說道:“這些都是我家的東西,還用得著你送?”

王宗弼掌握著兵權(判六軍諸衛事),又將政敵(宦官、文官)清洗乾淨,實際控製了前蜀大局,如果他肯為後唐效力,充當“蜀奸”,那他將成為後唐消化前蜀、二元統治的最佳人選;而他一旦有其他想法,將有可能使後唐前功儘棄,反倒為王宗弼作嫁衣裳。

在這種處境下,王宗弼要想保住性命其實是很難的。

在表示投降之後、後唐大軍接管之前,王宗弼居然還部署城防,擺出了戰鬥序列,被李嚴勒令解除武裝;後唐接管成都後,郭崇韜向王宗弼索要犒軍錢,王宗弼以各種理由推脫,導致後唐軍隊沒有獲得賞賜,軍士們怨恨無比,不顧軍規軍令,於夜間暴動,縱火作亂、打砸搶燒,導致成都城內人心惶惶。

王宗弼握有實權,又在蜀地有著極高的威望,此人一日不除,後唐一日不寧。王宗弼是後唐消化前蜀的一枚棋子,郭崇韜考慮的從來不是棄不棄的問題,而是何時、何由棄之。

很快,機會來了。

12月初,宋光葆從梓州趕回成都,覲見李繼岌、郭崇韜,當麵揭發王宗弼為一己私利而誣陷、殺害宋光嗣等的卑劣行徑。

於是,李繼岌立刻與郭崇韜達成一致意見:立刻誅殺王宗弼!

12月10日,後唐占領軍突然逮捕王宗弼、“三招討”等人,滿門抄斬、沒收全部家產。在出示的榜文中,後唐占領軍列舉了王宗弼等人的幾大罪狀:擅廢本主;專殺內臣;偷盜國家財產……指責他們是亡國元凶。

前蜀官員早對王宗弼恨之入骨,在刑場上競相割取、生吞王宗弼的肉。至此,後唐消除了最大的隱患。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