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帝國提款機(1 / 2)

【帝國提款機】

孔謙,魏州人,是當地主管財務稅收的臨時工,業務技能熟練的會計出納,為人機敏圓滑。李存勖接管魏博後,孔謙傾力討好,“莊宗及其左右皆悅之”,後來就讓他主管財政稅收之類的工作。

梁晉沿河血戰,河東集團既要麵對強大的後梁,又要抵禦北方的契丹,還要鎮壓河朔地區的叛亂,軍隊長期征戰,軍費開支巨大。而孔謙為了彰顯自己出色的財會能力,不惜民力,橫征暴斂,居然滿足了李存勖的軍費所需,因此深得李存勖寵愛。

早在朱溫掃平河朔、北伐幽州的時候,時任魏博軍節度使羅紹威為了供應軍需,已經耗儘了境內積蓄,以至於羅紹威認為自己鑄就了一個罄竹難書的大錯,為此懊悔不已,最終在34歲時就悔恨病逝。

其後,魏博軍也是梁晉爭奪的焦點地區,戰亂不斷,經濟嚴重衰退,百姓貧敝不堪。而孔謙為了自己的政績,絲毫不顧百姓死活,橫征暴斂,無所不用其極,導致魏博百姓民怨沸騰,對後唐政權充滿敵視態度。

後來,正是魏博地區的叛亂,把李存勖送入了萬劫不複的深淵。這是後話。

李存勖在魏州稱帝時,孔謙毛遂自薦,要求當“租庸使”(主管稅收),但人們普遍表示反對,認為孔謙不夠資格,因為他不是進士及第、不是名門之後、之前職務較低,不宜突然提拔到如此高位。

於是,樞密使郭崇韜推薦了工部侍郎張憲。張憲很有文采,頗受李存勖的賞識,且張憲之前的職務是魏博節度掌書記,理解為省委秘書長吧,雖然不是很準確,但總比孔謙的職務高。

李存勖便讓工部侍郎張憲兼任租庸使,以孔謙為租庸副使。

就是這一個“副”字,讓孔謙悒然不樂了很久,從此之後,他的人生奮鬥目標就是要把這個“副”字拿掉。孔謙為了這個目標,使出渾身解數,不惜一切代價,不惜一切陰謀手段,為枯燥的曆史獻上了一個又一個令人捧腹的大笑話。

莊宗入汴,後梁滅亡。孔謙嗅到了翻身的機會,於是馳赴汴州,遊說位高權重的郭崇韜,他擺出一副大公無私的嘴臉,慷慨陳詞道:“魏州可是一大重鎮,帝國北都,關係重大,必須用德高望重、德才兼備的重量級人物坐鎮、主持工作才行,我認為,非張憲同誌莫屬。”

郭崇韜深以為然,被孔謙同誌高風亮節的高貴品質所打動,於是表奏張憲為鄴都(魏州)副留守。

簡單理解為:張憲由國稅局長升任直轄市市長,軍政一把手。

孔謙推薦張憲升官的目的,是要張憲離開“租庸使”的位置。“租庸使”,會計,雖然不如軍政一把手的官職大,卻是一個令人垂涎的肥差,同時也需要具備較高的專業技能。張憲離職後,新“租庸使”的最佳人選當然就是他這個“租庸副使”了。

為了轉正,孔謙可謂是煞費苦心。

孔謙的計劃成功了一半。張憲同誌出任鄴都一把手,朝廷以宰相豆盧革同誌掛職租庸使,兼鹽鐵轉運使。

孔謙欲哭無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