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小允的智商!(2 / 2)

或者說,當麵對自己最在意的人時,智商會減半。

小允在楚明麵前,也一直隻是一個善解人意,冰雪聰明的妹妹。

並沒有體現出智商壓製的一麵。

這便是楚明的特權。

小允把少女最純真的一麵都給了楚明。

俗話說…

天才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努力的天才。

蘇允就是一個勤奮的天才。

她不僅天賦頂尖,即便在大學校園裡,她也比90%的人還努力。

可以說天賦和努力,才成就了她今天的學術。

在光大智院研究生那兩年,她卸去了學生會主席,解散了樂隊,推掉了一切業餘活動,斂去自身光環,一直處於一種滿頭苦讀的狀態,每天隻睡三,四個小時。

她本來智商就極高,加上過目不忘的能力,兩年時間…

她在人工智能,數學,物理方麵的造詣,再次取得突飛猛進的進步,基本達到了現存課本上登峰造極的水平。

毫不誇張地說…

她現在這幾門學科的水平,已經超過了博士畢業的水準,後麵也隻是走一個過程罷了。

所以她才敢離開學校,回到南華開始創業。

她對自己的學術水平是絕對自信的。

留在學校繼續鑽研,雖然也還能進步,但提升卻非常有限了,因為課本上的知識她已經讀完了,剩下的都是一些探索未知的東西,需要一步步反複的實驗,驗證才能取得成果。

而任何科研成果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靜下心來長期鑽研,與其年複一年,日複一日地待在實驗室,還不如出來闖闖,把所學知識用在自己的夢想上。

特彆是基礎科學的突破,不僅需要長年累月的積累,靈感也特彆重要。

而靈感這種東西,誰又說得準呢?

和傳統的科學巨匠不同,蘇允更加地放飛自我,並不想被一些固定的東西束縛了人生。

每個人對於事物的理解是不同的,蘇允雖然在人工智能,物理,數學方麵有著一些奇思妙想,不過想要證明或驗證,卻非常困難,所以她並沒有在國際學術期刊上積極發表論文。

誰都知道哥德巴赫猜想是正確的。

可證明過程呢?

這涉及一個複雜的數論問題,

也一直困擾著一代代的數學家們,前有歐拉,高斯折戟沉沙,後有塞爾伯格,陳景瑞前仆後繼,直到今天依舊沒有翻越這座大山。

蘇允的數學天賦雖然牛逼,但並沒有深耕這條路,想要證明哥德巴赫猜想,依舊望洋興歎,力不從心。

數學…

並不是她的最愛,她還有更偉大的夢想。

所以一直以來,蘇允在學術界,也隻是象征性地發表過幾篇論文。

可即便如此,她的論文依舊在國內外引起了廣泛的熱議。

之所以沒有繼續發表…

一是本身精力有限。

二是…

她並不是一個追求名利的女人。

隻要順利畢業就行了。

名利這種東西對她而言就是浮雲,她更看重的是如何實現夢想。

就算想玩,也要玩個大的。

所謂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在數學專業的博士畢業論文方麵,她也有了大致的方向。

她隱約找到了一種證明黎曼函數成立的全新方法,當然她也沒有十足的把握,畢竟中間的計算過程太過繁雜,她暫時也沒有這個精力去攻克這個問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