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從一開始她便輸在了起跑線上。
還好…
蘇允爭氣,即便那些富人家的孩子各種補習,甚至周末還有家庭教師上門輔導,可要論考試,那會兒在學校裡,還真沒有幾人能考過她,偶爾某學科第二,那也是發揮失常導致的。
加上出眾的相貌,即便她那時候還沒有完全長開,那也是學校裡公認的校花,也是無數少年們暗戀和夢寐以求的女神。
她就讀的高中雖然是名義上的省重點,不過辦學水平也就省裡排名前五十左右。
離名校差了十萬八千裡。
這麼說吧,像一些頂級高中,一個班倒數的都能上985。
重點本科升學率可以達到80%,甚至90%,而蘇允所在的那所高中,重本線上的不到10%。
放眼全國,那就是一所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高中了。
高二時,在校方的努力下,為她爭取到了一個省裡麵的數學競賽資格,在沒有任何名師輔導,甚至都沒有參加過奧數班,僅憑自學的一些奧數知識,她便拿了接近滿分的成績,在省裡近千名競賽生中排名前五。
消息一出,震驚他們學校。
她也毫無爭議地入選了奧林匹克數學競賽的國家集訓隊。
在集訓隊一個月裡的三次考試,她成績名列前茅,甚至在第三次測試中拿了滿分。
這樣的成績,也鎖定了她將代表國家,前往瑞士參加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可就在出發前的幾天,她卻被教練組臨時通知,有人頂替了她的位置,這無疑給了她當頭一棒。
的確…
在水平都差不多的情況下,國家隊的選拔更加看重曆史成績。
蘇允就像一匹黑馬橫空出世,雖然驚豔,但依舊無法改變教練組陳舊的觀念…
認為蘇允的成績,有一定的運氣成分,她隻是一個考試機器,論真實水平,創造力和想象力,她又怎麼可能比得過那些從小在競賽環境中走來的選手。
和那些早早就獲獎無數的天才相比,她就是一個特殊的例子,無論背景和資曆都太淺了。
當然教練組也沒有完全否定蘇允,隻是認為她需要更多的磨煉,受一點挫折未必是壞事,也向京大數院給她要了一個保送資格,不用參加高考,便直接進入全國唯二的最好大學,最強專業之一的京大數院。
但蘇允卻婉拒了,一方麵是因為國家隊的事情,讓她有點不舒服。
另一方麵也是她足夠自信,就算憑借自身實力也能考入她心目中最理想的專業。
數學並不是她最喜歡的科目。
雖然從大四開始,她又選修了數學,物理和哲學的專業課程,一直讀完了研究生。
在國光大學智院研究生畢業典禮前夕,她一共收到了好幾份來自國外頂尖學府拋出的橄欖枝,並承諾了她全額獎學金。
其中就包括麻省理工學院的物理係,哈弗的數學係、牛津的哲學係博士offer。
不過蘇允卻出乎意料地選擇了在國內攻讀博士學位,同時開啟了創業之路。
雖然國外的科研條件,學術氛圍,創業條件都要遠超國內,不過她並沒有選擇遠渡重洋,這並不是她目光短淺。
多少還是源於一種自信。
當然除此之外還包括了幾樣因素。
她並不是一個崇洋媚外的女孩,相反有著非常濃厚的愛國情節。
像國內頂尖大學最優秀的那小茬畢業生,或者家庭條件足夠優越的,不少都會選擇去國外深造,很多人後來都留在了異國他鄉,甚至加入了彆國國籍,回來的隻是少數。
國家培養的一個頂尖大學生,最後卻為它國做了嫁衣,這是國內教育多年來無法有效阻止和長期存在的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