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6章 不可知的真相9(2 / 2)

“觸覺。”

“味覺。”

“視覺。”

“這五種知覺,如果不考慮其他的感知體係,隻讓你保留基礎五感的一種,你會選什麼?”

目光閃動,不等林安回答,安德便眨了眨眼睛,自顧自的回答起來。

“你一定會選視覺對嗎?”

“眼睛,是我們獲取信息最重要的感官,人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

-------------

短暫的沉默中,林安並沒有反駁安德的話。

沒錯。

如果讓他變回普通人,那麼百分之九九點九九的人都會選擇保留視覺。

沒有聽覺,人與人溝通一樣可以同文字和畫麵表達,沒有味覺,嗅覺,對生存也沒什麼影響。

哪怕是沒有觸覺,在低級的戰鬥中,在大部分場景中甚至是一種好事。就像人在拚命時,腎上腺素的分泌會阻礙痛覺傳導,讓人類不會因觸覺上的痛苦而導致喪失戰鬥力。

“你想說什麼?想說眼睛遠比其他感知器官重要的多?”

林安冷聲問去。

安德在有意引導他的思維,每一個故事都好似拚圖一般,圍繞著那最終的秘密展開。

安德所說的每一條信息,都有意無意的停在真相之前,如同留白一般,刻意的保留著一片空白。

不到最後一刻,安德是不會把最後一塊拚圖拚上的,也不會讓他提前意識到終極究竟是什麼。

就像組裝一顆定時炸彈。

在火藥和引線組裝好前,這顆炸彈永遠不會被按下。

理智告訴林安離開這裡,但林安卻做不到。冥冥之中,林安能感覺到,如果他就此離開,也許再也沒有機會知道這些了。

遲早是需要麵對的,想要反抗係統,想要終結末日,有些真相他必須麵對,甚至是主動接觸!

也許是愚蠢的勇氣,可這也是他林安能走到今天,能走到這一步,和逃亡者和異種們最大的不同!

如果因貪生怕死而畏懼真相,恐懼未知。那他早在第一次接觸到模因時便逃跑了!

“沒錯。”

“不過林安,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那就是視覺明明是最重要的感官,可我們卻很晚才進化出視覺?”

“就像是從無脊椎進化到有脊,從軟體進化出四肢。”

“生物的每一次進化,或者說演化,都是為了自身能更好的生存下去。為了對抗環境,為了生存,越強大的生命體越會朝著兩個方向發展。”

“1:如何獲取更多的能源,延續自身。”

“2:如果獲取更多的信息,躲避危險。”

“當然,這兩點其實在本質上都是一樣的。隻要能獲得更多的信息,就能找到更多的能源。隻要能提前知曉危險,就能更好的延續自身。”

“地上蠕動的蟲子看不到十米外的鳥兒,翱翔於天空下的蒼鷹,卻能發現地麵上的穴兔。”

“生命之間的對抗,本質上就是信息上的對抗,誰掌握的信息越多,誰就能獲取更多的資源,然後占據更高等級的生態位。”

“以地球為例,越是自我意識越完整,智力程度越高的生物,幾乎都擁有視覺。”

“可是這麼重要的器官,為什麼是最後才出現的?”

麵對安德的問題,林安心頭陡然一跳。

這個問題他想過,尤其是安德突然提起這個問題下,讓他瞬間聯想起自己在黑域所經曆的那件事。

“因為人類不該有眼睛?”

“眼睛這種東西和人類自身格格不如,你想說眼睛的存在並非自然演化,而是在某一個時間點憑空出現的?”

在黑域中,林安清楚的記得自己在看到那份研究員手記後,當時的衝擊有多麼巨大。

何其相似!

(那顆水晶頭骨...眼睛...瘋掉的研究員?)

林安心頭陡然一驚,一個不可思議的猜測突然浮現在他腦海,一閃而逝。

如果他沒記錯的話,那個研究員會瘋掉的原因也是類似於窺見了真實!難不成...!?

無怪與林安現在才將鬼顱場景和黑域中的那篇場景聯係到一起,一個是一階就能進入的地方,一個是五階都無解的變異場景!

然而不待林安下意識在腦海中將兩者聯係起來,下一秒便看到安德有些意外的看了他一眼。

“看樣子,你似乎接觸過類似的信息。”

“黑域...你想到了什麼?那裡和這裡很像嗎?”

安德說到一半便發現林安目光一冷,儼然將自己的想法強行隱藏不讓他讀取。見此情形,他隻是聳了聳肩幫,微微一笑。

“好吧,看樣子你真的知道了關於眼睛的一些秘密。不過無所謂了,我接下來所說的,和你所知曉的,必然有著極大的差距!”

“林安,正如你之前接觸過的那些信息。人類的眼睛就像是外來的寄生體,不但在結構上完全違反了生理結構,比如人通過眼睛看到的畫麵其實是倒立的,通常需要人腦二次處理才能看到世界的本來麵貌。在免疫係統上,我們自身也在排斥眼睛,就仿佛眼睛的存在對我們自身沒有任何好處,反而要消滅它。”

“這不合理,一切不合理的背後,必然尤其真正的原因。”

微微停頓,安德伸出兩根手指,認真說道:

“在我講述這個故事之前,你可以跟著思考,或者說記住這兩個問題。”

“1:眼睛所看到的畫麵是倒過來的,為什麼?什麼東西會將畫麵倒過來?”

“2:為什麼視覺對我們極為重要,甚至稱得上是人類開啟智慧的鑰匙,可我們的身體卻害怕它。”

...

"在攝影工作室中,你們其實可以找到一本古代書籍。這本書是那名攝影師的朋友帶給他的。"

“你應該注意到了,那名攝影師痛苦於自己無法拍出想要的照片,他總覺得機械的鏡頭無法詮釋他眼中的世界。”

“而在那本書中,他看到了這樣一個故事,而這,也是他會挖下眼睛的原因...”

..

"早在人類古代,人們就疑惑我們為什麼能看到東西。無數先賢和學者苦苦追求答案。有人認為我們的眼睛就像鏡子,所以把畫麵映在眼睛上了。"

“有人認為是神啟,這是神賦予我們的能力。這些結論都有各自的矛盾,直到有一天,一名學者在書房時觀察到了丁達爾效應,他看到了光線在灰塵中的樣子。”

“當然,那時候的人們還理解不了光線是什麼,但一個全新的假說出現在他腦海裡。”

“他激動的向當時的人們宣布,他知道人為什麼能看到東西了。”

“因為人的眼睛會發“光”,會發射出一種名為視覺的射線!就像是用手觸摸東西一樣,人眼發出的射線在接觸到物體後,自然就能“感覺”到那是什麼了!”

“不同人的眼睛會發出不同的視覺射線,所以大家的視力都不一樣,眼睛壞掉發不出光,所以就看不到東西了!”

“這條理論其實很接近現在的視覺理論,當然,這條假說已經被推翻了。人能看到東西,是因為光的折射,而並非人眼能發出探測射素。就像人閉著眼,明明發射不出視線粒子下,一樣能有光感。”

“可我要說的是。”

“也許這條古老而愚昧的理論,才是對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