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你們打麻將呢?(2 / 2)

現今蜀漢孱弱,隻有兵行險招,才能出其不意,獲得最大的利益。

在諸葛亮看來,如果劉禪年紀稍大些,或許讓他娶孫尚香會是一個一石多鳥的最佳選擇。

彆的不說,就說以後劉備是孫權的親大爺,就夠碧眼兒難受的了。

扯遠了。

既然劉備不太想去,那諸葛亮隻能采取下策了:

他先給趙雲麵授機宜,接著讓趙雲貼身攜帶錦囊妙計。

隨後,諸葛亮又迅速派人將聘禮送往東吳。

諸葛亮通過這一連串的行動,向劉備傳達了一個明確的信息:不去不行!

……

建安十四年冬十月。

不情不願的劉備和渾身是膽的趙雲,以及勤勉的孫乾,離了荊州,前往東吳娶妻。

劉備接下來在東吳的種種經曆,劉禪大概是知道的。

對於即將成為自己小媽的孫尚香,他也大體了解。

概括來說,兩人的婚姻就是一場政治聯姻。

在本質上,是一場政治的交易,一次利益的結合。

即便兩人之間有真愛,但在政治聯姻的大背景下,這份愛也如同被束縛的鳥兒,無法自由翱翔。

在劉禪看來,孫尚香其實挺冤的。

儘管他對三國正史的了解極為有限,但《三國演義》中的描繪卻讓他對孫尚香有了不同的認識。

在東吳的時候,她就明確告知劉備,“妾已事君,任君所之,妾當相隨”。

隨後更在危難時刻多次挺身而出,為劉備化解困境。

哪怕後來她抱劉禪回東吳,那也是被周善欺騙,慌了心神。

但這也是最讓後人詬病的地方。

即便孫尚香最初受到了周善的蒙蔽,但當趙雲、張飛相繼出麵阻止時,她理應已經清醒過來,完全可以主動將劉禪歸還。

然而,她並沒有這麼做,反而堅決地要帶劉禪返回東吳。

這就證明,在孫尚香的心中,吳國太或者東吳,要比劉禪或者蜀漢重要得多。

最終,孫尚香獨自回東吳,再也沒有回到蜀漢。

直到後來,她聽聞劉備離世的消息,選擇了投江殉情。

回顧整件事,孫尚香和劉備都沒有錯。

錯的是政治聯姻,因為它是淩駕於愛情之上的。

在政治的權衡與抉擇中,親情、愛情和友情都不得不為之讓步。

這可能就是政治聯姻,最大的悲哀吧?!

……

時間來到十二月末,今天對於劉禪來說,絕對是值得紀念的一天。

經過無數個日夜的拉扯,曹操終於鬆口,同意以賈詡的家眷交換陳矯。

劉禪早早地登上敵樓,眺望北方。

賈詡站在他的身側,嘴角掛著微笑,輕聲問道:“主公,你怎麼看上去比賈某還要緊張?”

劉禪笑道:“我這不是緊張,我這是激動。”

賈詡微微點頭,“主公說的是。”

劉禪突然收斂了笑容,略顯擔憂地問道:“文和,你說這次交換,能成功嗎?”

賈詡歎了口氣,神情變得凝重起來:“原本是不會成功的,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