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製就是要牽製叛軍,讓他們心生畏懼,不能從容攻城,甚至連攻城的念頭都不敢輕易生起。
而待援,就是固守營寨,待關羽軍前來支援,便可一舉扭轉戰局。
希望,顧名思義,是給予長沙城內守軍一絲信念之光。讓他們知道,援軍就在城外,就是無法入城......讓他們心中既有期待,又充滿無奈。
次日清晨,關平正於帳中沉思,忽有士兵來報,言稱叛軍劉封遣信使攜帶書信前來。
關平心中一動,急忙命人將信使帶入帳中。
信使自稱死士,麵色凝重,步履匆匆,一副決絕之態。
關平接過信,正欲開口詢問,卻見那信使突然拔劍,劍光一閃,竟自刎於地。
他用死亡證明,他真的是一名死士!
關平驚愕不已,他本無意為難信使,可這信使......還真是抱著必死的決心,前來送信啊!
他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的波瀾,緩緩拆開信封,開始閱讀劉封的來信。
信中,劉封回憶起兩人並肩作戰的日子,那些情同手足的過往曆曆在目。
他們曾一同暢想過未來的輝煌,曾抵足而眠,曾談天說地,曾共度無數個不眠之夜......
信中,劉封流露出深深的懷念與不舍,令關平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感動。
關平的眼眶微微泛紅,他深吸了一口氣,繼續往下看。
信的後半部分內容發生了急劇的轉變,措辭突然鋒利起來。
劉封在信中訴說著自己所遭受的種種委屈,以及眾人對他的冷漠與輕視。
在信的最後,劉封邀請關平同舉大事!
劉封更是許下了一個誘人的承諾:事成之後,關平就是一字並肩王!
關平歎了口氣,他把信疊好,心中連連感歎。
劉封,原名寇封,乃羅侯寇氏之後,身世雖不算顯赫,卻也並非貧寒之家。
他然而命運多舛,到他這一代,父母早逝,隻能投奔舅父劉泌。
這劉泌,時任樊城縣令,雖也是漢室宗親,但劉姓漢室血脈實在太多了,且他這一脈早已不複當年之榮光,因而也未得到多少重視。
也就是說,劉封當時沒有任何身份背景可以依仗。
正因如此,他才選擇了拜劉備為義父,寄望於在他的庇護下,能夠有所作為,實現自己的抱負。
然而,人心總是難以滿足的。
尤其是當劉備在荊州站穩腳跟,並率軍入川的時候,劉封的野心被徹底激發出來了,變得一發而不可收拾。
於是,在這股野心的驅使下,劉封選擇了反叛。
又過了兩日,關平終於等到了關羽的援軍。
此刻,長沙城外,援軍旗幟飄揚,聲勢浩大,人數已逾一萬之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