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愷將上麵的東西拎下來扔到一邊,不打算要。雖然有些浪費糧食,但入嘴的東西,還是小心些好。然後找來個臉盆接好水,拿著前主人留下的毛巾,開始細心地擦拭。
要說不擔心是假的,李愷真怕這一周的時間裡胡大爺“醒”了,知道這兩把椅子不是普通的東西。
還好他的擔心多餘了。
冉玥湊上來幫李愷一起擦拭。那天雖然她也變相的支持了李愷一下,但她不清楚李愷究竟發現了什麼,也想知道答案。
其他人就圍站在一邊看,不過姚莉看著看著,變了眼神。
直到李愷連抹再蹭,讓椅子一處露出本來顏色,姚莉趕緊湊上去觀察,然後驚訝的捂住了嘴。
“怎麼了?”冉建鵬看到媳婦怪異的表現,不禁問道。
“黃花梨木的。”姚莉抬頭對著丈夫說道。
“黃花梨?”冉建鵬也湊上前。
姚老爺子當年有收藏的愛好,雖然熱衷於瓷器,但其他類型也有所涉獵。姚家當年有一個黃花梨方形小炕桌,兩人上高中時冉建鵬去姚莉家見過,可惜大運動時期被赤小兵抄家給弄走了。
“黃花梨……是什麼梨?”李焱問道。
劉鳳芝不解的看著仔細端詳椅子的幾個人。
“黃花梨是一種木料,主要產自瓊南,再多的我也不懂,就是很稀少,屬於貴重木料。”李愷解釋道。
李愷認識黃花梨這種木料,還要歸功於前世。前世這種木料被瘋狂炒作,楠楠姐還送過他一個黃花梨木的手串。手串引起李愷對珍貴木料的興趣,簡單了解過一些,所以才“略懂”。不然“陳家老宅”取寶後,他也不能一眼斷定那三個盒子的材質是紫檀木。
“對,這種木材很珍貴,明清時隻有大戶人家才會用來做家具,以官宦為主。”姚莉附和道。
“這兩把椅子的造型,是明代典型的‘圈椅’,流行於明朝和清初。我那天也是根據這個造型,推斷這兩把椅子是老物件兒,好東西。”李愷說道。
“就是說很值錢嘍?”劉鳳芝問道。
“算是吧。”
這兩把椅子的價值,其實已經不能讓李愷興奮了,在這個年代,三叔和老舅每月給他的零花錢,就超過了兩把椅子的價值。重要的是這種“撿漏”的滿足感,而且這兩把椅子,已經不是單純的木料珍貴,可以算得上古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