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如果填報的不合適,可能比你考分少的有學上,你卻隻能去技校。
李愷肯定是填報一中,薛妍和陳文、周磊也報的一中,劉大龍估完分後,也鼓起勇氣跟上李愷的腳步。
喬娜在父母和李愷反複的思想工作下,也算認清了自己,“勉為其難”報了二中,一起的還有馬娟、楊靜、苑鐵柱、張偉。
江霞、安建軍和李華選擇的三中。
李雋和王大寬一樣,充分審視自己後,放棄了第一梯隊,第一誌願選擇的是第二梯隊中相對好一些的安城七中。
值得說一下的是江霞,她的估分其實超過了去年一中的錄取分數線,不過屬於“騎牆派”,就是隻超過兩分。
原本江霞想著“蒙”一下一中,後來安建軍“曉之以理”的對她進行勸說,什麼風險大啦,什麼估分有意外啦,什麼三中理科不次於一中啦,什麼三中離家近啦,一頓忽悠,再加上江霞爸爸怕女兒好高騖遠,也是建議保守些。
最終江霞選擇了三中,她的目標是中醫類的大學,會選擇理科學習,三中的理科確實與一中不相上下,一中是文理都強,而三中偏理,二中偏文。
剩下的時間,就是等待通知書的到來,大概要兩周左右。
李愷在遞交了誌願書後,特意去了趟劉會昌家,畢竟小團隊裡,隻有他放棄了中考。
“五哥?你也在啊。”
劉會昌家,李悰正和他聊著什麼,李悰講,劉會昌在本子上記。
“小七兒來啦。明天會昌扣大棚,我過來再給他講講要注意的地方。”李悰笑著跟李愷打招呼。
李悰家添了個兒子,喜不自勝。嘴上說的是“時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樣”,其實心裡想的是“實在不行了,男女才一樣”。
農村裡,沒點兒“重男輕女”的思想,你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農民。
“那你明天也得來啊,會昌就跟了你幾天,現在趕鴨子上架,還沒那麼大‘道行’。”
“放心,肯定來,不但我來,張技術員和王技術員都跟著,連工人我也帶幾個熟手兒過來。你交代的事兒,絕對辦妥妥的。”李悰拍著胸脯保證。
“受累受累,會昌,明天招待好點兒,彆丟份兒。錢夠嗎,不